2021/08/22 尚未成就的應許/李信毅牧師

⇧取自網路

日期:2021/08/22
題目:尚未成就的應許

經文:耶利米書三十二1~15;36~44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今天是主日學服事主日,雖然我們還在疫情中,但是仍然有主日學的孩子願意前來服事,願上帝大大的祝福在我們的主日學兒童身上。

阿富汗,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被塔利班組織推翻,完全的攻佔,自稱成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剛開始時我的感覺並不深,因為他們已經打了二十幾年的內戰了,現在就是塔利班拿到政權,但是後續會怎樣還不知道。當美軍決定撤軍,到阿富汗完全被佔領,只有短短的幾個月,連美國都沒有想到會這快的變天,我們也看到許多的讓人傷心的畫面。

接著我讀到一篇文章《阿富汗牧師如何思想上帝的主權》,是一群在阿富汗的牧師,他們聚會時的討論,忽然讓我體會到那種國家滅亡後面對敵對信仰的恐懼。

阿富汗離我們很遠,但是他們的處境與我們現在讀的耶利米書很近,都是面對國家滅亡的處境。

耶利米卅二記載西底家作王統治猶大國的第十年,也是尼布甲尼撒王統治巴比倫的第十八年,上帝向耶利米說話。這時候猶大國的處境是巴比倫王的軍隊正在圍攻耶路撒冷,而耶利米被拘禁在王宮的監獄裏。

耶利米之所以被關,是因為他預言巴比倫要佔領耶路撒冷,而且西底家王要被抓,被交給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中。這樣的預言,就是一種亡國的預言,耶利米被關起來沒有被殺,應該已經是很幸運的待遇了。

上帝的每位先知都有自己的特色,耶利米是一位行動劇派的先知,上帝常常要求他做一些行動,來帶出上帝的信息。

例如:13章以麻布帶子糜爛做比喻、以酒罈做比喻、18章以陶匠製陶器做比喻、19章打碎瓦瓶做比喻等等。上帝要耶利米用這樣的行動劇來對以色列人說話。今天我們又看到類似的場景。上帝已經定意要將南國猶大交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手中,但是這時候上帝繼續對耶利米說話,告訴他,他的叔叔沙龍的兒子哈拿默要來看耶利米。上帝要耶利米買下哈拿默在便雅憫境內亞拿突城的那塊田地;因為耶利米有贖回那塊地的義務和購買的優先權。

就像是路得記裡的波阿斯,因為是近親有權購買繼承路得他們丈夫的土地。但是這時候的猶大國,是處於國家動亂將亡的狀態,這根本不是買賣土地的時候,對一般人來說,這是脫產逃難的時刻,而不是投資的時刻。

正如上帝向耶利米說的,耶利米的堂兄哈拿默來找耶利米,要他買下那塊地,耶利米知道這是上帝的旨意,於是當場買下那塊地。重要的是耶利米將地契藏在甕子裏,好長久保存。

當我們讀到這裡的時候,我們知道上帝的意思。放在甕內,代表這會是一段長的時間,但是不管時間多久,上帝會讓以色列人回到這個地方。

一個國家滅亡,不管是王還是貴族,被殺、被俘虜,要重新建立起這個國家的希望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正如我們過去所看到的,上帝的懲罰後面會給予機會,會帶來恩典。

上帝透過耶利米的這個行動向所有的人宣告,雖然短時間內國家沒有辦法重建,但封閉的甕代表對於將來仍然有盼望,上帝沒有要完全毀滅他的子民,他的子民仍然有希望,有一天這個甕會再打開,這塊土地上的人會再重新買賣土地。

耶利米書卅二36節開始我們看到上帝期待整個以色列改變,以色列跟上帝的關係重新得到建立,上帝給出的預言不是懲罰,而是祝福。雖然說一個人有希望是好的。然而,有時很難找到希望。當戰爭的恐懼成為現實時,希望在哪裡?當上帝委派帶來希望的唯一聲音被關在監獄中的時候,希望在哪裡?當領導者將痛苦的言語誤認為絕望的言語時,希望在哪裡?

被擄歸回的應許在當時仍然只是尚未成就的應許,眼前的戰亂與災禍卻是真實的,人們的心慌亂。當時的以色列,就像今天的阿富汗所面對的。

在網路的文中中提到:

在今年的七月初,阿富汗的牧師和教會領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們決定向阿富汗政府(還不是塔利班)正式登記他們的信仰。在一個禁止人們歸信基督教的伊斯蘭共和國裡,把自己登記爲基督徒是多麼荒謬的事情啊。不顧許多人的建議,這些阿富汗教會領袖感到自己爲了下一個世代的益處,有必要合法地宣告自己對基督的真正信仰。

他們說:「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孫子怎麼辦?總得有人做出這種犧牲,以便下一代能夠公開地稱自己爲耶穌的追隨者。」於是他們向政府登記了,我們都在外面禱告,求神保守他們,以免第二天早上遭到圍捕和監禁。他們接受了採訪,但沒有被捕。一位阿富汗牧師流著淚講述他的朋友,一位忠心的基督徒,他的村莊在三天前被塔利班佔領。這位親愛兄弟的14歲女兒被塔利班從他的懷中拉出去,被迫成爲性奴——雖然塔利班聲稱這是一個「婚姻」和她「盡責的伊斯蘭特權和責任」。

在那個退修會的主日上午,我們回顧了《出埃及記》7-11章中的災禍。聖經有的時候說法老心裡剛硬,也有的時候說是耶和華使法老的心剛硬。當時房間裡的一位阿富汗傳道人補充說:「別忘了,上帝在《耶利米書》27:643:10中稱當時地球上最邪惡的國王尼布甲尼撒爲『我的僕人』。上帝肯定也會稱呼塔利班爲『我的僕人』吧。」

然後我們轉向《出埃及記》33:19:「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我提出了我們心裡都浮現出來的問題:「我們知道並相信上帝有著至高主權,對嗎?我們都相信祂是上帝,在各方面都是完美的,對嗎?祂從不犯罪,對嗎?但是現在邪惡圍繞著你們在阿富汗的弟兄姊妹,邪惡正在征服你們的城市,你們的國家。我們該怎麼理解?」

這些牧者和教會領袖在營會的最後形成了一些共識:

  1. 要面對苦難,我們就必須面對和相信神的主權。
  2. 要面對苦難,我們必須更加謙卑地看待自己和其他人。
  3. 請記住,苦難和邪惡的存在是爲了彰顯上帝恩典的榮耀,這一點透過耶穌爲拯救萬人所受的苦難得了明證。
  4. 上帝以不同的方式為基督徒安排了不同的目的和手段的苦難。祂引導我們受苦,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磨鍊我們的信仰、彰顯祂的榮耀,並教導我們依賴祂。
  5. 最後,我們善良仁慈的父親帶領祂的子民進入痛苦的湍流,作爲完成祂大使命的計劃的一部分。

然後,我們領會的弟兄選擇了馬丁·路德的《堅固保障》(我們的聖詩603首上帝作咱安全要塞)來作爲回應詩歌。當我們唱到最後一節時,一位阿富汗弟兄過來在我耳邊說:「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剛剛辭職了。塔利班現在已經掌權了。」接著我們繼續唱到:

親戚貨財可舍,渺小浮生可喪,他雖殘殺我身,主道依然興旺,上主國度永長久。

自從這個週末以來,更多令人不安的消息不斷傳來,阿富汗教會的處境正處於一個新篇章。年輕的基督徒女孩正在被塔利班追捕。塔利班剛剛襲擊了另一位教會領袖的家,沒收了他的聖經和文獻

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話是:陶匠正在為祂的目的製作祂的器皿。一位牧師說: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上帝是投資於人類未來的命運。即使災難迫在眉睫,耶利米也做出了大膽而具體的經濟行動,象徵著上帝宣布審判和毀滅不是最後的結局。猶大肯定會遭受上帝宣布的審判。巴比倫將毀滅耶路撒冷和猶大,並將其居民擄掠。然而,先知通過購買一塊土地的象徵性行為來勾畫未來。上帝的子民將會復興,並會再次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第15 節)。在這危險的時期要求先知將上帝所宣布的希望付諸實踐,而這希望已經存在,但尚未實現。

我想要邀請大家在這個時候為阿富汗的人民禱告,照著你的感動,為他們的生命、財產、婦女、小孩以及教會來禱告,願上帝與這些人同在,正如他與以色列人同在一樣。一起出聲來禱告。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