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8 文字的力量/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1/07/18
題目:文字的力量
經文:耶利米書一1~9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另外,當有人跟我們說,他對教會有興趣,我們可能也會考慮送一本聖經給他。特別是基甸會,基甸會就是專門送聖經的單位。當然聖經是我們的教會的經典,我們每個禮拜來教會做禮拜,都會讀聖經,我們對上帝,對耶穌,對聖靈的了解,也都是來自聖經,聖經對我們來說不能缺少。而且聖經,就是上帝的話,也是文字。更重要的是,聖經甚至是我們生活的行為參考,更是我們的做人處事的依據。
不管是有人想要了解我們的信仰,還是我們想要傳福音給人,都需要聖經。其實更重要的,就是我們自己要去讀聖經,才能了解上帝的旨意。當然我們可能會覺得聖經不好懂,所以我們就需要有其他的幫助,其他的靈修書籍幫助我們了解聖經,知道聖經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也幫助我們做一些反省,許多時候,通過讀其他人的故事,反省,幫助我們更接近上帝。文字是很有力量的。
最近教會的鋼琴在整理、調音,我們找到一位調音師傅,這個調音師傅一來,看到我們教會的鋼琴,說這是古早他們公司賣出來的琴,很特別的情況,年輕時公司賣出的鋼琴,現在回頭來整理這台琴,而且調音師傅已經八十幾歲了。
他告訴我,有一位大學的音樂老師,請他寫一本有關調音師的故事,這位大學的音樂教授,請他的助理來幫忙,調音師傅用口述的,助理幫他把口述的內容整理出來,準備出一本有關台灣的調音師傅的書籍。
口述歷史的紀錄很重要,因為有些人知道故事,知道歷史,但是他沒有能力寫出來,所以要通過其他的人幫忙寫出來,寫出來就變成文字,這樣的文字可以保存起來,更可以感動人。
當我們開始在讀耶利米書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耶利米書就是一部口述歷史
耶利米書一1節:這部書是耶利米的語錄。耶利米的父親希勒家是便雅憫境內亞拿突城的一個祭司。
耶利米書一章1節紀錄了耶利米的出生,更說明了耶利米書是一本口述的書。耶利米有一位書記文士巴錄(卅六4),他負責記錄耶利米的話。巴錄需要紀錄耶利米的話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耶利米所領受上帝的話經常直接指出以色列人的罪惡,導致耶利米經常被關起來。
從第一章我們可以看見上帝呼召耶利米的過程。耶利米的家庭是祭司家庭,他的父親是祭司。在猶大王約西亞王的第十三年,上帝向耶利米說話,也就是那時候開始耶利米被呼召。這時候的猶大國在歷史上已經接近滅亡(被擄)了。
上帝對耶利米呼召的話很有意思,一章4-5節
「在我賜生命給你以前,我已經選召了你;你還沒有出生,我就指定你作萬國的先知。」
耶利米就是哪種一出生就註定要服侍上帝的人,他沒有甚麼選擇權,他只能順服。不過耶利米跟絕大部分的人一樣,就是當他真的遇到上帝的呼召臨到他的時候,他說:
我回答:「至高的上主啊,我太年輕;我沒有口才。」
台語聖經翻譯更傳神:
我就講:嗐啊(hāi-ah)!主耶和華啊,你看,我𣍐曉講,因為我是囝仔(gín-ná)。
嗐阿!是許多人面對上帝的呼召最真實的反應,不但是嗐阿!還可能像約拿一樣,先跑再說。許多基督徒口裡常說:如果是上帝的旨意,我願意遵守。但是我們看見這些先知,幾乎每個人都說:嗐阿!
然後開始找理由想要推卸責任。連摩西遇到上帝的呼召都說:4:10 「上主啊,不,請不要差我。我一向沒有口才;你和我講話以後也沒改變。我就是這麼一個笨口笨舌的人。」
如果我們看出埃及記第三章和第四章,我們會發現摩西的口才其實很不錯,他找了許多理由跟上帝說不行,上帝也一一告訴摩西說你的理由我都有解決方案,所以摩西才勉強接下這個重擔。
今天耶利米被呼召,他生長在祭司的家庭,他了解祭司應該要做些甚麼事情。當上帝的話語臨到耶利米時,他馬上了解發生甚麼事情,針對當時國家的情勢,他也了解,要做先知這樣服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嗐阿!」表示耶利米知道責任的重大,表示他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工作。
1:09於是上主伸手摸我的嘴唇,對我說:「你看,我把你該說的話放在你口中。
1:10我今天授權給你;你要向萬國萬民做根除、拆毀、破壞、推翻、建立,和栽培的工作。」
上帝用很實際的行動來讓耶利米知道上帝與他同在,這個行動就是伸手摸他的嘴唇。這個動作在先知以賽亞的身上上帝也做過,在以賽亞書六章:
6:5-7我說:「我完了,我慘啦!因為我嘴裡的每一句話都不潔淨;我周圍的人所講的話也一樣不潔淨。況且,我還親眼看見了君王—上主、萬軍的統帥!」於是,有一個六翼天使向我飛來,拿著一把火鉗,夾住祭壇上燃燒著的炭,他把那炭碰我的嘴唇,說:「這塊紅炭碰了你的嘴唇,你的過犯都消除了;你的罪被赦免了。
這樣的支持,讓這些先知有力量(氣力),願意承擔起上帝交付他們的責任,不但不再逃避,還願意承受加諸在身上許多的苦難。
特別是耶利米,在他服事的中後期,他經常被監禁起來,但是上帝的話語還是臨到他,所以他必須通過文士巴錄來記載這些話語,並且由巴錄宣佈出來,這些文字就成為今天我們所讀的耶利米書。
我們現在可以談論這些先知的軟弱與剛強,都是文字記載的果效。耶穌本身也沒有著作,如果不是有人願意將他們對耶穌的一言一行做紀錄,我們就不清楚耶穌的教訓了。
有文字記載,還要能讀懂文字,這是為什麼巴克禮的白話字聖經在早期長老教會那麼重要的原因,因為我們早期的長輩能夠識字的人真的不多,在教會裡可以讀聖經都是因為有白話字,早期的教會公報更是用白話字編寫的,這樣的文字事工,讓我們的信仰可以扎根更深,更深入。
所以我們應該要重視文字的力量,支持教會的文字工作,家的關心、支持與奉獻,一起參與文字事工,讓文字事工可以透過更多元的管道傳播出去。用文字來見證,使人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讓相信的人得到從上帝那裏來的新生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