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9 聖潔和誠實的關係/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1/09/19
題目:聖潔和誠實的關係
經文:林後一12:22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哥林多是一個很繁華的地方,它處於商業要道,有很多不同地方的商品交易在這裡進行,因為大家來自不同地方,各自帶來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不意外,同時也有各種不同的文化特色。這個地區除了是一個繁華,同時是宗教多元的地方,有各種不同的神明同時在這裡受人膜拜,這種多元的宗教型態,跟台灣很像。
或許是龍蛇雜處,很自然的有很多不同的交易和需要,所以淫亂的風氣在這裡也很盛行。哥林多教會處在這樣的環境裏,加上大部份是第一代的信徒,如果對真理的認識不清,其實很容易受到影響。
但是因為這樣,當某間教會有問題的時候,保羅很難快速的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當他知道教會有問題的時候,他會想要親身前往教會。不過我們知道,保羅的幾次旅行,其實都跟他前往羅馬有關,有些時候,他可以順道去教會,但有些時候他就是被監禁在羅馬,無法前往,所以寫信成為他對教會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信中,他會指出教會的問題,同時他也會提出他認為通過信仰應該如何作為的答案。
這其實對我們現在的教會所面對的一些問題有幫助。雖然我們和保羅間的差距有兩千年,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問題是很類似的。
現在的台灣也是處在一個多元的宗教環境當中,許多宗教都比我們還要興盛,社會因為國際化的緣故,我們很容易吸收各種不同的文化、知識、語言。這些東西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
特別是現在人的談話中,夾雜著中文、台語、英文、日文、韓文等等,很多語言還是年輕人從網路上自學而來的。在這樣的文化刺激下,我們的價值觀不再是單純的從我們的身邊的親人朋友和生長環境而來,許多年輕朋友會有不同於傳統的想法和價值觀。
我們長老教會常常在說要本土化,為什麼要本土化?這句話背後的含意就是我們原本的宗教信仰也是外來的,如今,我們想要在這塊土地上生根、成長、茁壯,我們就要本土化,和台灣的文化有所連結,但是在本土化的過程中,又要小心,不能影響或改變真理。因為真理一變,就走入異端了。
哥林多教會本身就有很多問題,文化的問題、生活環境的問題、道德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有很多假教師帶來的問題,這些假教師有口才,傳播他們自己的理念,與保羅所傳的不一樣,以至於初代教會時代有幻影說,諾斯底主義等等的異端學說,這些學說有他們自己一套的說詞,讓許多對信仰不清楚的人轉而跟隨,他們也藉由攻擊保羅來增加自己的威望,所以保羅不得不一再的提醒有關真理的教導。
根據註釋書的解釋,保羅一共寫了四封信給哥林多教會,現在我們讀到的前後書是第二封和第四封。據說第一封和第三封已經遺失,或者部份被加入哥林多前後書之中,學者有不同的看法。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一開始,提到苦難,這是保羅自己的苦難,保羅提自己的苦難不是為了爭取同情,而是想彰顯上帝在保羅苦難中的同在,並且希望藉著他自己的遭遇,來鼓勵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的信心。
保羅提到他在患難中,哥林多教會對他的支持,保羅用分擔苦難,同得安慰來形容。保羅很感謝哥林多教會在他面對監獄的苦難時對他的支持,他也希望教會可以跟祂一起同得上帝的安慰。
但就如前面提到的背景,哥林多教會本身有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前兩封信的時候並沒有得到解決,保羅在這當中也兩次到過哥林多教會,但是教會的紛紛擾擾仍然存在。本來在寫這封信之前,保羅仍然想要前往哥林多教會,可是因為一些原因暫時取消前往哥林多教會的打算,這個決定似乎被那些討厭保羅的人抓住,用來證明保羅反反覆覆的,也攻擊保羅說的話不可信。
這就好像我們在看現在的政治人物,有些人講話反反覆覆的,這樣的話講多了,我們都會覺得這個人的話沒有聽的價值。
我們也常常被網路的假消息所騙,因為現在的剪接技術很好,有很多功能很好的攝影器材,人人手裡的手機照相功能,比以前的照相機都還優秀,有時候一張照片,配上假消息,就會成功的引起我們注意,甚至讓我們相信。但事實往往跟假消息相反。
我們來看看威廉王子的這張照片就知道。這是為什麼一直在告訴大家,不要一直傳網路的消息,因為如果傳了錯誤的消息或是知識,造成的傷害有時很大。
保羅的時代雖然沒有網路,但是仍然有這樣造謠的事情發生,保羅只好藉著這封信,來澄清他的決定。哥林多後書第二章寫出了保羅為什麼改變主意沒有去哥林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哥林多教會在前幾次的書信和保羅前往教導的結果似乎沒有很大的效果,以至於保羅擔心他這次前往可能會引起哥林多教會弟兄姊妹的憂愁,可能又要被保羅教訓,也有可能保羅到他們當中,看到他們沒有改變也開始憂愁,因此保羅決定再給哥林多教會多一點時間來改變。保羅把他的擔憂寫成這封信,再加上一些教導,寄給哥林多教會,再次提醒教會要正視教會的問題。
保羅在信中提到他的態度是聖潔及誠實(坦率和誠懇)他說:
我們所誇耀的是:我們的良知證明我們在世為人,尤其是我們跟你們的關係,都受上帝所賜的坦率和誠懇所支配;而這是由於上帝恩典的力量,不是由於屬世的智慧。
保羅不是用欺騙的或者用唬人的,如果是這樣,早晚會被哥林多教會的會友看清真相,那時的保羅就一點讓人信服的資格都沒有了。
保羅以聖潔和誠實(坦率和誠懇)跟哥林多教會弟兄姊妹建立關係,這樣的關係讓保羅贏得哥林多教會的尊重,我們會在哥林多後書第七章的時候,看到保羅這幾次寫信與拜訪最後終於有好的結果,這樣的結果讓保羅得到安慰與喜樂。
保羅是當時候的教會領袖人物,照理說他出馬教會的問題應該可以馬上得到解決,但是我們看見教會的問題真的沒有那容易解決,保羅也用了許多方法來處理哥林多教會的問題。他最終靠著聖潔和誠實(坦率和誠懇)的關係,來贏得教會的信任,在許多不同的異端學說中,唯有聖潔和誠實(坦率和誠懇)才能建立起人的信任。
這個標準,一直到現在都還適用,人和人之間過多的爾虞我詐,最終我們會不知道要相信什麼,唯有上帝的真理不變,上帝的教導讓我們得到幫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