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我們的心,是火熱的嗎?/周秀雲傳道

圖片來源:Inspired Fountain

日期:2021/09/26
題目:我們的心,是火熱的嗎?
經文:路加福音二十四13~35節
講道:周秀雲傳道

前言
猶太人認為「心」代表整個生命的核心,表示整個人的生命狀態,因此,他們非常重視「心」的狀態,例如:「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聖經對心的描述非常非常的多,包含將心的火熱形容對上帝的信心,由此讓我們默想一個問題:我現在的心,是火熱的嗎? 

一、門徒的心,為何不再火熱?
我們試著把自己放到今天經文現場,會感受到門徒們正在經歷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耶穌的兩個門徒走在朝向以馬忤斯的路上,一步一步逐漸遠離背後的耶路撒冷,遠離聖城的腳步顯示他們的心,逐漸失去火熱…。

這些門徒在短短的時間內,經驗到眾人歡迎耶穌進耶路撒冷城的熱鬧場面,又經歷到眾人的無情追捕審判,原是滿懷成功希望,卻瞬間夢想破滅!他們跟隨耶穌時所相信的一切,在此時發生的事就像計畫趕不上變化,以前耶穌可以讓水變成酒、瞎子能走路……,宣揚上帝國就要來到,如今耶穌竟然被釘死十字架?他們感到極度不安、對發生的事沒有頭緒、不明白耶穌為何會被釘十字架。特別是對於耶穌死後第三日,婦女們發現墳墓是空的,遇到天使報耶穌復活的事感到困惑!因為困惑、無法理解和相信婦女的話,以及耶穌復活的消息。這困惑使他們無法認出復活的耶穌正與他們一起同行。經文24:16節說「只是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他。」他們的眼睛「迷糊」,原文是指他們的眼睛被遮住了,以致認不出同行的是耶穌。

耶穌跟他們說話時,他們的心被憂愁佔滿,很不客氣地對耶穌說話,經文17-18節:「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甚麼事呢?』他們就站住,臉上帶著愁容。二人中有一個名叫革流巴的回答說:「你在耶路撒冷作客,還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裏所出的事嗎?」這使得耶穌指出他們信仰卡關的問題點。25節說:「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啊,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

從離開耶路撒冷到以馬忤斯的路上,走了25里約三小時的路程,在這不算短的時間過程中,兩個門徒的眼睛是「被遮住」的。當耶穌被釘十架後,他們無法親眼看見耶穌—失去信仰目標,信心變得遲鈍,憂愁未來的生活方向,種種的困難遮住了他們屬靈的心,使他們的心不再火熱,也失去對真理的理解,才會在漫長的路程中,無法認出復活的耶穌就在身邊一起同行! 

二、我們的心,為何不再火熱?
確實,現實的挑戰有時超過我們的理解,原本熟悉的事讓人困惑、憂愁,影響到我們對工作和生活的自信、對信仰的火熱。今年五月COVID—19再此爆發,我們的生活突然變得不一樣了,原來熟悉的一切都產生劇變。親愛的家人聚餐,好朋友的相約探訪,外出工作或買東西,出國旅遊、讀書和探親,原本自由的行動變得限制一堆,計畫都趕不上病毒的變化。原本安全的台灣,突然陷入錯手不及的景況,擔心看不見的病毒像死亡的陷阱隱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我們曾經以為很自然的生活,都變得讓人不安和擔憂,以前都熟悉的一切,都不曉得何時才回得來。

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的信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守安息日」來教會敬拜是理所當然的事,過去隨時都可以到教會聚會。然而,疫情爆發後,為了配合政府防疫措施,我們無法像過去來教會自由聚會,而線上禮拜的形式如同一張看不見的距離挑戰我們:在虛擬和實體之間,我們如何用心靈誠實敬拜?如何在看不見實體的同時憑著信心團契敬拜?如何跨越空間限制進行聖餐領受擘餅?如何早起床穿好衣服、預備出門準時禮拜?如何關懷身心靈軟弱的肢體?這一切是否都讓我們的心產生困惑?

病毒像四處遊走的撒但,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攻擊世界上每個國家、每一個人。作為基督徒的我們,無法逃避疫情帶來的影響,包括對信仰所產生的危機。我們的心會不會像兩個門徒一樣,在離開耶路撒冷的路上,逐漸向以馬忤斯的路走去,當我們不再像過去可以面對面團契、自由的聚會時,信心會不會失去溫度,心也變得冷淡?我們要如何突破疫情帶來的威脅,如何不被疫情限制遮住屬靈眼睛,不讓信心變得「遲鈍」,在疫情之下仍然心火熱呢? 

三、耶穌的同在,讓門徒的心—再次火熱!
我們回到經文中的現場,我們驚訝的發現,耶穌以什麼樣的方式回應呢?耶穌讓自己成為了答案,復活的耶穌展現的一系列的動作:「耶穌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24:15),耶穌的同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他主動的陪伴門徒同行。

「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24:27),耶穌再次為他們講解經文的內容,使他們明白上帝的話語必然實現,雖然門徒曾經跟著耶穌聽了一次次的教導,還是需要一次次的重新學習。經文強調耶穌把一切聖經裡與基督相關的事都講解明白。我們可以想想,耶穌花了多少的時間,不是幾分鐘、或幾十分鐘,門徒需要足夠的時間浸泡在話語當中,讓遲鈍的信心被真理喚醒。

「耶穌就進去,要同他們住下。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他來。忽然耶穌不見了」(24:30-31),當太陽下山就要天黑,耶穌好像還要向前走,門徒強留他同住,耶穌就進去與他們一起同住。同桌坐席時,耶穌拿餅祝謝、擘開、遞給他們,那一剎那,他們好像回到與耶穌最後晚餐的場景,他們的眼睛就「明亮了」,原文是指他們的眼睛就被「打開」,當下就認出同桌擘餅的就是耶穌,忽然間耶穌不見了。他們於是開始回想今天的一切,路上耶穌向他們「講解」聖經,原文是「打開、開啟」聖經,這與門徒的眼睛被「打開」是同一個字。「他們彼此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打開、開啟)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當耶穌「打開」聖經時,門徒的心像火一樣燃燒,眼睛也漸漸被打開,當與耶穌一同桌坐席時,原來遮住眼睛完全被移開,以致立刻認出同桌的就是耶穌!

於是門徒不再困惑、害怕憂愁,他們重新有了火熱的心,有了在夜黑中走十幾公里的行動力,重新回到耶路撒冷向大家做見證說:「主果然復活了!」(34)在這個過程中,門徒真的經歷很大的轉變:在耶穌的同在裡,在話語的教導中,在聖餐的領受下,在聖靈的光照中,一切的不理解、想要逃避遠離的心,重新火熱起來,在不變的困境中有信心宣揚福音真理。

四、相信耶穌的應許,讓我們的心—再次火熱!
美國有一群基督徒針對疫情進行一系列的視訊專題反思,有一位講師是台灣馬偕醫學院的張南驥教授。他分享疫情下的反思:疫情讓我們反思在忙什麼?面對疫情讓我們感謝上帝的恩典,還好我們有免疫系統幫助我們抵抗病毒。在疫情下,理解到人的無知與微小,我們不能自私於自己的利益,世界各國像是一家人生死與共。因為病毒是會翻牆的、會隨著各種途徑進入各個角落。在這種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困境中,我們要重新思考人生目標,若是原來的目標為:事業成功、出國旅遊、買車換房、賺足夠錢,現在都改變為平安「活著」。特別是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需要從信仰安慰鼓勵,帶來平安盼望。我們不僅希望疫情過去,更希望生命的價值被重新喚醒,回轉到上帝在基督裡已經應許給我們的恩典。

就像有個小朋友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
Life is short(生命短暫)    Death is sure(必然死亡)
Sin is cause(罪招致死)    Christ is cure(惟有基督是拯救)

疫情讓許多人反思生命的脆弱,能好好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面對疫情,我們基督徒必須有信心在困境中看到新的盼望。

當五月疫情爆發時,突然間,聖經學院所有的訂單,幼兒園的學生都必須停課,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第一次經驗到零收入,卻要支付上百萬的人事費和廠商收費。當下我們考慮已經報名的傳道人和同工,如何不被疫情影響能繼續上課,於是決定將整學期的課程改線上視訊課程,克服線上教學軟體的使用,甚至快速熟悉和善用各種配備。雖然有的學生因此放棄課程,卻有更多的人加入課程,還有美國的同工參加,經驗到線上視訊的方式竟然創造一種新的連結。就像我們教會一樣,在疫情之下快速因應線上直播或預錄播放的敬拜,透過視訊進行小組團契、查經和牧養。我們不被線上的距離影響,反而可以跨越距離創造更有創意,貼近世代,更熱絡的關係的一種宣教方式。

結語
跟隨耶穌的我們,或許都曾像門徒一樣走上以馬忤斯的路,曾經遠離耶路撒冷且感到冷淡難以火熱。然而,疫情幫助我們更深入反思:我們可以在疫情下遇見上帝同在,不是離上帝更遠,不是對於聚會團契和服事的心冷淡,而是在疫情之下找到新的方式,以更火熱的心經驗上帝的保守!以更火熱的向人見證福音!讓我們在一個充滿紛擾不安的年代,不失去盼望和平安,反而能找回點燃內心火熱的源頭,就是重新回到上帝的話語,依靠聖靈的大能,打開被遮住的屬靈眼睛,明白上帝的話語將會實現,即便環境的險惡依舊存在,我們卻能有信心勇敢的面對困境和宣揚福音。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