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5 看見上帝的救恩 /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1/12/05
題目:看見上帝的救恩
經文:路加福音三1~6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待降節期提醒我們預備迎接耶穌基督的降生,在路加福音中,上帝通過施洗約翰大聲宣告上帝沒有忘記這個世界,上帝要用另一種方式參預這個世界,這是過去人們沒有想到過的方式,但是卻在舊約中一直預言著。

「彌賽亞」的意思是受膏者、基督或是救世主。彌賽亞思想一直是舊約聖經中,以色列人很重要的信仰理念,整個以色列民族,都在等候上帝應許的彌賽亞的來臨。

對於以色列人來說,他們的彌賽亞是類似大衛王一樣的存在,可以帶領他們復興整個以色列,讓以色列再次在這個世界上登上高峰。

在福音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認同耶穌是彌賽亞,但是為什麼最後他們放棄耶穌,不承認耶穌是舊約中的彌賽亞?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耶穌最終沒有意願在這個地上建立一個輝煌的國度。耶穌是大衛的子孫,但是卻不像大衛帶領以色列人建立一個新的國家。

許多人知道耶穌有從上帝來的能力,耶穌可以知道井邊婦女的隱密之事,可以醫病、趕鬼,可以讓五千人吃飽、可以讓拉撒路復活,這些能力,如果用來帶領以色列人革命,輕輕鬆鬆就可以打贏羅馬軍隊。

因為耶穌可以知道羅馬軍隊的布局、弱點,以色列人受傷、生病耶穌可以醫好他們,軍隊不用帶糧食、物資,只有有五塊餅兩條魚就夠了,在多的人都可以吃飽,不怕糧食跟不上,不怕東西壞掉或吃了拉肚子。最重要的是打仗被殺,斷手斷腳,耶穌拿起來就可以接回去,萬一被殺死了,耶穌還可以讓他們復活。完美的軍隊,要建立一個永遠不會打敗仗的軍隊和國家,多容易阿!這完美的首領,他又是大衛的子孫,連身份都沒有問題。

但是耶穌偏偏說:我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約18:36)。耶穌不肯在這個世界,建立屬世的國度,因為這不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因此猶太教至今不願意承認耶穌是彌賽亞,他們還在等候一位世上的君王。

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在今天的經文中,它是以地上的君王的介紹為開始,3:1羅馬皇帝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龐修‧彼拉多作猶太總督,希律作加利利王,他的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王,呂撒聶作亞比利尼王,然後提到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上帝的話臨到在曠野的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這兩節經文提到這個世界屬世的兩大權力,一個是君權,國家,世上的王。另一個是宗教上的領袖,大祭司。他們對已知的統治地區,有足夠大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這二者的結合,幾乎沒有第三個勢力可以對抗他們。

事實上,上帝差遣彌賽亞前往的世界是一個被世俗形式的統治和影響的世界,這個世界由我們剛剛提到的些人所統治和瓜分。

路加很用心的介紹施洗約翰,從他出現的時間(在羅馬皇帝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亞那(A-ná)及該亞法(Kai-a-hoat)做祭司頭的時後,約翰的血統祭司撒迦利亞的兒子,以及所在的地點~曠野。在這個時空下,上帝的話臨到約翰。

這是上帝呼召先知的模式之一,我們對以西結受呼召應該還有點印象:
結1:1第三十年四月初五,我跟流亡的猶太人住在巴比倫的迦巴魯河邊。那時天開了,我看見上帝的異象。
1:2這件事發生在約雅斤王被擄後第五年。
1:3我—布西的兒子祭司以西結—在巴比倫的迦巴魯河邊聽見上主向我說話,並且感受到他的能力充滿我。我們知道施洗約翰的故事。
1:5希律王統治猶太的時候,有一個祭司,名叫撒迦利亞,是屬於亞比雅祭司一班的;他的妻子叫伊利莎白,也是亞倫家族的後代。

約翰的父母親都是祭司的家庭,可以說血統純正,所以約翰長大其實很有機會可以在聖殿服務,但是他沒有,他反而生活在曠野,遠離宗教聖地和政治中心,那個他原本可以享受生活和發揮專長的地方。

曠野沒有人、極度缺乏生活的物資,約翰在那裡吃蝗蟲野蜜生活,沒有人煙。但是上帝要造就一個真正依靠他的人,似乎常常從曠野開始,摩西四十歲開始,在曠野生活四十年。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四十年,施洗約翰在曠野生活不知道多久,曠野是上帝子民學習倚靠上帝的地方。

約翰受呼召宣揚上帝的話,他沒有標新立異,他很忠實的傳達聖經中以賽亞的預言。這段預言原本指的是從巴比倫回歸的道路,不只是意義上的,實際上那條路也真的是不好走的路,那時候沒有高速公路。

崎嶇不平、高高低低的山頭都需要整修以後才容易行走。如今這段經文被拿來形容耶穌要走的道路,耶穌要走得道路真的不好走,有人跟隨他希望得到醫治、吃飽,看耶穌行神蹟,有人期待他做王帶領大家革命,建立地上的王國,但是卻沒有什麼人真的清楚耶穌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他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他要來這個世界施行拯救,是用他的生命為代價來為我們舖平這條得救的崎嶇道路,今天我們要再一次紀念耶穌基督的救恩。來紀念耶穌基督的犧牲,同時也是再一次思考這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救恩,這個救恩來自上帝的獨生子,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