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 來到上主的殿中重新得力/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1/12/26
題目:來到上主的殿中重新得力
經文:詩篇八十四1~12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敬天地,畏鬼神」似乎是人的基本本能。但是這樣的本能在理性主義時代,因為科學的發展而被排擠,大家開始崇尚科學以及理性,因為這些東西可以讓我們重複實驗,也經由我們的感官來確認。
但是這並不代表上主已死,敬畏上主就是愚蠢和愚昧的。當我在信仰的道路上走的越久之後,我越來越相信這個世界有神。人還未認識創造主前,敬天地是因為天地是最大的,去到哪裡都有天地。
畏鬼神是因為鬼神有時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科學檢測不到,不代表沒有,我們的感官感受不到,也不代表別人感受不到。雖然理性與科學影響我們的物質生活,但是這不是全部,只有理性與科學人會毀滅。
因為那個看不見的壓力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憂悶,科學越進步,人類的生活似乎越完善,卻沒有讓我們的精神層面更快樂。時間的壓力,工作的壓力,甚至人際間的壓力,讓我們的心神受創。
反而我們看見現在精神科醫學越來越熱門,越來越多人希望回到以前的生活,也許有種種的不方便,但是也少了壓力。
現在理性與科學仍然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宗教上的需要又漸漸的回來了,我們開始在理性與科學以及宗教與信仰上尋找一個平衡點。其實漸漸的理性與科學有在為信仰服務的趨勢。
我喜歡想這些事情,是要跟大家分享,我們不需要二擇一,我們可以兼容並蓄,它們不互相衝突,上主就是上主,不需要特別去證明,重要的是我們願不願意相信,因為人生在這個世界的時間很短暫,在這個物質生活的世界我們活的並不長久。
但是在這個上主所創造的奇妙世界中,我們要跟上主一起存在在那個我們似乎並不熟悉但是嚮往的天上世界,我們必須用心去體會和感受,上主對我們的愛。我們就會知道,我們不孤單,我們是歸屬於上主,創造宇宙的上主的,在這個對人性嚴苛的物質世界中,我們需要上主的扶持,才能得到真實的平安。
今天我們坐在這裡,我相信我們都是有信仰的人,或者正在追尋信仰的人,上主要通過他的話語在我們身上彰顯奇妙的工作。
詩篇八四篇是一首朝聖的詩歌,就是上聖殿朝見上主的詩歌,作者是誰並不清楚,但是很明顯的他要告訴我們,來朝見上主的好處。
詩人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他愛慕上主的居所。上主的居所是哪裡?在以色列人的眼中,上主的居所就是聖殿。他喜愛上主的聖殿,他來到上主的聖殿向上主歡呼歌唱。
一個人心靈喜樂的時候會唱歌,我們有時候會在洗澡的時候唱歌,因為那是最釋放的時候,只有自己一個人,沒有約束,不需要顧忌,是最放鬆的時候,所以歡喜歌唱。所以洗澡不要洗戰鬥澡,洗太快我們就失去一個放鬆的時刻。這位詩人來到上主的殿宇,他經歷一種平安與喜樂,這種感覺讓他向上主歡呼歌唱。
弟兄姊妹,我們來到上主的殿宇,不一定都快樂,常常我們會帶著我們的愁苦來到上主的殿宇,很多人來到教會是帶著勞苦和重擔來到教會的,我們可以帶著我們的重擔來到教會,不過你想要再把它帶回去嗎?有一段我們很熟悉的經文記載在馬太福音十一28節。
太11:28 「來吧,所有勞苦、背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
這句話不只要給教會外擔重擔的人,也要給我們每個弟兄姊妹,因為我們都需要從重擔中得到安息。帶著重擔來到教會,然後放下重擔得到安息,所以可以向上主歡呼歌唱,我們離開教會時,我們都可以帶的一顆平安與喜樂的心回去。上主的聖殿不只帶給人平安,也帶給動物平安,人和動物和平相處。84:3在你的祭壇邊,連麻雀也為自己築巢,燕子找到了安置雛兒的窩。
讀到這段經文,我自己會有一種錯覺,感覺祭壇好像有點破落,因為怎連麻雀和燕子都可以在祭壇旁邊做窩?但是後來想一想,這兩種鳥,是在我們生活四周最常見的鳥,有他們在,表示它們在人群中很安全。
只有安全友善的環境,他們才能夠做窩繁殖後代。上主的聖所不只帶給人平安,也帶給這些鳥類平安。只有和平富足的社會,才能夠常常看到麻雀和燕子。
詩84:4住在你殿宇中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不斷地在頌讚你。
詩人認為,來到上主殿宇的人是真正可以得到福氣的人,可以擁有平安與喜樂,常常讚美上主。希望我們來到上主的面前也可像這樣。接著,勞苦擔重擔的人,最常有的是無力感。我們來到上主面前,可以得到安息,我們需要重新得力來面對人生的挑戰。
84:5倚靠你獲得力量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急切要往錫安山朝聖。
84:6他們經過乾旱谷,它就變成泉源地;秋雨沛降,谷中處處池塘。
84:7他們越走越有力氣,都要在錫安朝見至尊的上主。
這三節告訴我們,詩人在上主的殿宇中得到幫助,許多人急著要來到聖殿,是因為來這裡可以獲得力量。其實更重要的,獲得力量不是要勞累自己,不是要做更多的事情,這樣反而會增加自己的壓力,我們不是要加一次汽油,就一直跑跑跑,等跑到沒有汽油時,又回來上主這裡加汽油,我們是可以這樣,但是這樣會很累,並沒有安息。透過來到聖殿,我比較喜歡形容像是疏通水路,來到聖殿,就像把水路的髒東西清一清,讓水路保持通暢,這條水路的源頭是主耶穌,只要跟主耶穌保持和諧的關係,水路自然就有力量,不是強迫自己要有力量,而是從主領受到的力量,因著耶穌基督,我們可以不必擔起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軛;當我們生命與基督建立關係,產生與世界不同的價值觀,就不至於因世俗的壓力,承擔過於我們所能擔的重擔。信仰中的安息,是指與基督關係的恢復,而不是神蹟奇事的作為。
乾旱谷(Lâu-目屎ê山谷),它就變成泉源地(水泉ê所在)84:7他們越走越有力氣,都要在錫安朝見至尊的上主。因為這樣,詩人說:84:10在你的殿宇住一天勝過在別處住千日;我寧願在我上主的居所看門,不願住在邪惡人的家裏。這樣的說法不是文學的形容而已,是許多人真實的感受。我們教會有一些同工應該會有這樣的感覺,有事沒事就想要到教會走一走,與辦公室同工說個兩句話也好,準備一些聚會要用的東西,牧師很喜歡這種感覺,因為這是把教會當成家的感覺,教會本來就是我們的家,越多人來,越好。最重要的,是當你來到上主的聖殿時,你上主之間的管道是暢通的。來到教會的服事,如果只有你一個人,靠自己的力量承擔,我們是承擔不起來的,我們會更累,但是如果我們是一群人一起服事,那是快樂的,是有力氣的,願上主讓我們明白衪的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