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6 火窯內的奇蹟/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2/01/16
題目:火窯內的奇蹟
經文:但以理書三16~30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因為上帝的緣故,在巴比倫帝國尼布甲尼撒王的統治下做顧問,但以理甚至做到顧問之首,但是該面對的挑戰還是會來,作為王信任的部下,表面上挑戰沒有從政治方面來,反而他們面對的是宗教上的挑戰,不過在歷史上宗教也往往是為政治服務,兩者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

當時候有些王會為自己立像來彰顯自己的權威,很明顯的,這是利用宗教來鞏固王權。第三章描寫王的金像的揭幕典禮,要求所有的大臣和百官都要來參加,並且俯伏敬拜金像,這並不是自願性的活動,而是一個強迫性的效忠行動。願意效忠王的人,就要敬拜這個金像,反之,不願意敬拜的人就是不願意效忠王,那麼就是被火燒死。或許因為人數眾多,但以理這些顧問,不需要直接站在王看得到的地方,因此當儀式開始,他們並沒有真的下拜,這當然會成為想要攻擊他們的人的把柄。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以理沒有在這次的事件中,也沒有被趁機鬥爭。但以理的三個朋友,沙得拉 、米沙、亞伯尼歌是被王指派管理巴比倫省政務的人,他們不是巴比倫人。在巴比倫的國家裡,這些巴比倫人被具有奴隸身分的猶太人管理,是一件極不舒服的事,所以巴比倫人趁機想拉下沙得拉等人並不意外。沙得拉等人遵守上帝的教導來治理巴比倫地區,應該也是得心應手。他們的政敵找不到政治上的把柄,剛好在這種又是宗教又是政治,又牽涉到王的權威的事情上找到著力點,這種打打小報告就可以拉人下台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是稀鬆平常。

然而對沙得拉三人來說,他們面對困難的選擇,他們向王的金像下拜可以保證他們的政敵沒有把柄,但這卻是背叛上帝的行為。他們可以有現在的成就,是來自於上帝的同在與保守,他們應該也知道沒有對金像下拜有生命危險,但他們很聰明沒有把但以理拖下水,他們願意自己面對這樣做的後果。

從經文裏,我們可以看出來,王並沒有想要殺他們的意思,因為王再給他們一次機會,王的用意是他們必須要以行動來表示他們的忠誠,而這個行動是向王的金像下拜。對一般的信仰來說,多拜一個偶像,少拜一個偶像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何況這是一個人的像,只不過是大了一點。也許在王的心中他只是想顧自己的面子,你們拜一下,我的面子顧到了,也就沒事了。但是他卻不明白猶太人的上帝有命令不可做這樣的事情,做了這樣的事情等於背叛上帝。許多時候,宗教的迫害不會比政治迫害輕就是因為信仰上的堅持,教徒被迫害不是因為他做錯甚麼嚴重的事情,而是因為他們堅持自己的信仰行為。

這是一場王跟神,生命和信仰的爭戰。王聽到這樣的消息當然很生氣,這牽涉到他的統治權,如果他的命令沒有被執行,而且不執行的人沒有受到處罰,那麼他將無法統御其他人,他的命令如果無法被傳達且完整的執行,也代表他無法統治這個國家,所以這是很嚴重的事情,作為一個有遠見的王,一定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沙得拉他們當然知道這樣的事情,也清楚應該會面對甚麼樣的結局,這是攸關性命的事情,但這同時也是信仰的選擇。是為了存留地上的生命而屈服?或是堅持自己的信仰而面對烈火熊熊的窯?沙得拉三人在這裡表現出即或不然的信仰,他們明確表示上帝一定會救他們脫離火窯,但即使上帝不救他們,他們也不拜偶像,他們並不想為自己的行動辯解,或找理由脫離刑罰,他們坦然面對他們選擇的後果。

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很大的神蹟,尼布甲尼撒王非常生氣是正常的,這三個人違背王的意思且不妥協,當面挑戰王的權威,這就足以被王判死刑。火窯早已準備好在旁邊,這是一種震攝的工具,可以不用最好,但是燒著的火在旁邊,想反抗的人感受到火窯的威力很容易屈服。

當沙得拉三人正式拒絕向王的像下拜,王吩咐把火窯燒得比平常熱七倍,這應該是一個形容,形容火比之前旺很多。並且吩咐士兵把他們三個綁起來丟入火窯中,火的熱度把靠近執行處決的士兵都燒死了,這證明火是真的,而且非常熱,光靠近就會被燒死,因此這不是演戲,沙得拉三人被丟入火窯的結果不會比士兵好,結局可以說已經定了。神蹟在這個時候發生,就在王的眼前,被丟入火窯的三人沒有被燒死,本來被綑綁的身體,也得到自由,在火窯裡走來走去。在王的眼中竟然還出現第四個人與他們在一起,這個人好像是神,在尼布甲尼撒眼中,這第四個人就是沙得拉他們所相信的神了,因為人無法在這個火窯中存活。他的士兵已經被燒死,他丟了三個人進去,卻出現第四個人,竟可以跑進去,且帶著他們三個人在裡面活動,在裡面活動代表火對他們沒有傷害性。而且這第四個人和他們的活動並不是只有王看見,因為王的大臣們也看見了。

眼見一個神蹟在自己眼前發生,尼布甲尼撒王馬上改變自己的態度,改口稱呼沙得拉三人為「至尊上帝的僕人」,也改用敬語「請出來吧!」。尼布甲尼撒心中是有神的,雖然他似乎看自己是神,當他發現沙得拉的上帝做到他無法做到的事情,他馬上降服,這跟法老有很大的不同。當我們看到出埃及記裡的法老看見摩西行的神蹟,他所想到的是對抗上帝,他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如以色列的上帝。

如果我們去過火災現場,我們會知道火災後的味道是很難馬上清除乾淨的,27節指出這件事情有許多的見證者,這些都是巴比倫的高官,他們檢查沙得拉三人,發現他們連一點被火燒到的跡象都沒有。

王因此下令:「無論哪一國、哪一族、說哪一種語言的人,凡毀謗沙得拉、米沙、亞伯尼歌的上帝的,都要斬斷四肢,他的家要成為廢墟;因為沒有其他神明能夠這樣施行拯救。」並且讓他們在巴比倫省擔任更高的職位。

我們看到他們即或不然的信心與行動,上帝並沒有拋棄他們,上帝真的保守,並且在之後得到更多的祝福。對我們來說,生在這個信仰自由的時代是幸運的,因為我們不需要為了要信教,而面對生死的問題。不過也因為這樣,我們對於信仰也會覺得不太重要,想信就信,不想信也沒有關係,反正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我們很難想像,原來以前的人在信仰上會面對這麼大的挑戰,要保持自己的信仰,是要用生命去換的。我希望我們可以通過但以理書的見證,可以更重視自己的信仰,因為可以有這樣自由的信仰,真的得來不易,我們想一想阿富汗,中國,要信耶穌基督是真的會面對性命的問題與牢獄的問題的,我們看到流出來的照片中,中國的地下教會的基督徒,在被拆毀的教堂廢墟中堅持做禮拜,我們真的要更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信仰自由,也希望我們可更認真對待並珍惜我們的信仰。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