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3 恃寵而驕/簡雅萍牧師

 

日期:2022/02/13
題目:恃寵而驕
經文:阿摩司書三1~2;9~15節
講道:簡雅萍牧師

被選上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是覺得自己很幸運,還是懷疑自己為什麼會被選上?我想,這和我們在哪一方面被選上很有關係。如果被選上是得著獎品、禮物,我們會覺得是一件幸運的事。如果被選上是接受一個職務,這代表有人肯定我們的能力,但是這也代表接下來我們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也有可能這個職務會讓我們比以前付出更多的代價(時間或精力)。被上帝揀選是屬於哪一種呢?上帝說,在地上萬族中,祂只有認識以色列人,這代表對以色列人來說,上帝和他們的關係是和其他萬族、萬國不同的。以色列人是上帝特別揀選的,這個揀選本來應該是一種祝福。「我要使你多子多孫;他們要形成大國。我要賜福給你,使你大有名望;這樣,人要因你蒙福。…我要藉著你賜福給萬民。」這是上帝呼召亞伯拉罕時所說的,為什麼受揀選的以色列人一樣無法避免上帝的審判呢?

一、審判的信息:
第三章第1、2節中先知說:「以色列人哪,你們要聽上主告訴你們的話;這些話是向你們全國人民講的。上主曾經從埃及把你們領出來;他說:「在全世界那麼多國家中,我只選了你們,你們還犯了那麼多的罪;正因為這緣故,我一定要懲罰。」

先知阿摩司要以色列人注意,曾經揀選以色列人,帶領他們出埃及,拯救他們的耶和華上帝,不只要審判以色列周邊作惡的列國,祂也要審判以色列人。如果我們看阿摩司書第一章,我們會看到上帝審判以色列周圍列國,或許當以色列人聽到前面的信息,心中感到歡喜,因為以色列人是上帝特別揀選的,他們可以享受特權。沒想到先知阿摩司進一步宣告,以色列人也會面臨審判,並且因為上帝在那麼多的國家中只選了他們,他們還犯那麼多罪,上帝一定會懲罰以色列人。

在和合本聖經中寫到上帝只「認識」以色列人,這個「認識」在一些註釋書中學者大部分認為是代表「立約」,不只是單純的認識。上帝揀選以色列人,也和以色列人立約,上帝和以色列人之間是有「約」的關係。受上帝揀選,雖然是一種祝福,但同時也有必須付出的代價,受上帝揀選的族群,必須遵照上帝的旨意和教導。

主前第八世紀,這時的北國以色列是耶羅波安二世做王的時候,是一個安定的國家。國家的版圖和大衛王的時候相同,這時候旁邊的亞述和埃及也剛好是國家衰微的時期。因此,這段時期北國以色列暫時不用面對鄰國的威脅。在一個安定、繁榮的國家,先知阿摩司竟然宣告以色列會面臨上帝的審判,這對當時的以色列人來說不願相信,並且質疑先知阿摩司。

二、為什麼以色列人面臨審判?
當時,這個安定、繁榮的北國以色列,社會中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不公義」。富裕的人與貧窮的人當中的差距非常的大。富裕的人不理會貧窮人的痛苦,並且用殘暴的手段去搶奪貧窮人的財物,用許多不正當的方法來剝削貧窮人。富裕的人住在「象牙」裝飾的房子裡,吃著山珍海味,他們和法官串通,阻止貧窮人得到公正的裁判,甚至將貧窮人帶到市場去販賣。換句話說,當時的以色列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國家安定、社會繁榮,但在內部其實充滿許多敗壞、不公義的事。甚至對於信仰他們也受到其他外邦人的影響,做淫亂不堪的事。

以色列人和上帝是立約的關係,他們一直都知道上帝對他們的教導是什麼,就是「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這時的以色列人貪圖錢財已經忘記這項重要的事。他們在生活中建立了階級的關係,富裕的人越來越有錢,貧窮的人越來越貧窮,這不是上帝喜悅的事。因為貪圖錢財去欺負弱勢,這樣的做法和以前欺壓以色列人的外邦人是一樣的,他們也是搶奪別人的財物成為自己的,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是以色列人搶自己百姓的財物,這是更大的惡。

對於以色列人所犯的罪,上帝說:「敵人將包圍他們的城市,破壞他們的防線,洗劫他們的宮殿。」而且,上帝處罰以色列人所犯的罪時,也要拆毀伯特利的祭壇。當上帝的審判來到,會有敵人來攻打以色列,他們會搶奪宮殿及城市,只有很少數的人才可得救,就像是牧羊人要從獅子的口中搶回的東西一樣。

耶和華上帝不但審判以色列人不公義的罪,也審判他們在宗教、信仰上的罪。以色列人的信仰和實際的生活是衝突的,一方面他們過著「不公義」的生活,另一方面卻是在伯特利的祭壇獻祭。他們以為獻祭能讓上帝喜悅,贖清他們的罪。但實際上,上帝並不喜悅他們的獻祭,這一點我們可以在阿摩司書第五章看到。在阿摩司的時代,伯特利已經成為北國以色列的宗教聖所。在14節中說到:「當我處罰以色列所犯的罪時,我要拆毀伯特利的祭壇;每一座祭壇的四角要被打破,倒在地上。」祭司在行贖罪禮時,會將血抹在壇角上,後來,壇角慢慢變成罪的避難所。連祭壇的角都被打破,表示在審判的日子,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倚靠,而且也沒有人能逃過這個審判。阿摩司宣告,就算是在人認為是最安全的地方,當審判來到,都會遭受毀滅。以色列人受上帝揀選不是一項特權,因為和上帝立約的關係,他們更應該行上帝喜悅的事,不是和以前欺壓以色列人的外邦人一樣。

三、鄰國成為見證人:
在第9節說到:「你去向那些住在埃及和亞實突王宮裡的人宣布:『你們要集合在撒馬利亞周圍的山上,看看城裡所發生那混亂和欺壓的事。』」亞實突是非利士主要的城,在這就代表非利士。阿摩司在這裡呼籲非利士人和埃及人一起來見證以色列人所做的那些欺詐、壓迫的事情。非利士人和埃及人都是以色列人的敵人,非利士人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時,曾欺壓以色列人;埃及人則統治過以色列人,他們都曾用殘暴的手段對付以色列人。這兩個以往以色列人怨恨的國家,竟然在這個時候要來見證以色列人欺壓自己的百姓。

按照舊約律法的規定,要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才可將人定罪,所以在此阿摩司邀請非利士和埃及來作見證,見證以色列人所犯的罪,他們用欺壓的手段搶奪貧窮人的財物,他們在自己的國家中做許多敗壞的事。這是多大的諷刺,以色列人一向非常痛恨非利士人和埃及人的不義與殘忍,阿摩司竟然要讓他們成為上帝審判以色列人的見證者。讓兩個一向在以色列人的心中因為罪惡有名的國家,來見證以色列社會中的敗壞,也代表著上帝的百姓在這時所犯的罪並沒有比這兩個國家好到哪裡。

以色列人是上帝揀選的族群,上帝和以色列立約,他們彼此之間因為有約的關係,和其他國家、族群是不相同的。成為上帝揀選的子民,不是一種特權,雖然有上帝的祝福在其中,但仍然要遵行上帝的旨意。並不是自認為受上帝揀選,就可以從此過著美好的生活,而不在意上帝的旨意為何。

阿摩司時代的以色列人,因為暫時不會受到列國的威脅,所以國家安定、繁榮,但是和平的生活卻讓人失去警醒的心,導致犯罪沒有遵行上帝的教導。以色列人未行公義的事,沒有做正直的事,沒有照顧社會中弱勢的人,甚至富裕的人還欺壓貧窮的人,並且也做一些淫亂的事。因此,上帝叫先知阿摩司宣告,以色列人不會因為上帝的揀選就免除面對審判,他們所犯的罪,上帝都看在眼裡,他們和之前欺壓他們的列國一樣都會面對審判,他們所獻的祭也無法讓上帝喜悅。
當我們告白耶穌是我們的救主,我們成為基督徒,是不是也確信自己已經得救,自此就不用擔心了?生活在這個世界,我們是否過著警醒的生活?是否在生活上常常思考主的教導?或許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我們也有一種驕傲的心態,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我們沒有犯很大的罪,我們已經比那些壞人好很多,應該不會受到上帝的懲罰,當我們這樣想,或許會落入和以色列人相同的景況。

或許,我們沒有像經文中的以色列人真正去欺壓貧窮人,但如果我們沒有去關注這樣的議題,是否也在助長這樣的事情。上帝的教導很簡單也很困難,就是「行公義、好憐憫、謙卑與主同行」,雖然是短短一句話,但是要在生活中確實實行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願我們每一個人,不會像以色列人一樣受到環境影響,離開主的心意。願我們常常與主親近,警醒去面對世界中的罪惡。願我們不會讓社會的價值觀所影響,能對不公義的事有敏感的心,成為一個蒙主喜悅的人。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