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7 改變心意的上帝/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2/02/27
題目:改變心意的上帝
經文:約拿書三1~10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約拿是一個先知,但是他對上帝的認識很深,這在幾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來。約拿雖然是一個先知,但是他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好像有多麼神聖,多麼偉大,多麼謙卑。他是很人性化的一個先知,他就像我們當中的一個人,這在一開始的時候約拿受到上帝的呼召,就表現出來了,他一聽到上帝的呼召,就往相反的方向走。這跟我們所讀過其他受到上帝呼召的人或先知的反應都還激烈,其他的先知頂多只敢在口頭上對上帝推辭,他卻是直接就落跑,這大概也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我喜歡約拿的故事,他讓我看到一個普通的人被上帝所重用。我們都是普通的人,所以我們都可能被上帝所用。

我們已經知道約拿本身是一個很人性化的先知,他其實和上帝應該有很好的關係,因為他似乎很了解上帝,他知道上帝的能力和上帝的憐憫,然而,知道歸知道,並不代表他一定要順服。他逃避上帝的呼召,他躲避上帝要他做的工作,他還是想不要承擔這樣的責任。我們是不是也常常這樣想。當約拿在船上遇到風浪時,他立刻了解到上帝找到他了。當他在魚的肚子裏的時候,他仍然對上帝有信心。【可看二章的禱文】

在第二次呼召時,約拿順從的前往尼尼微。聖經說尼尼微是一坐大城,這坐大城需要約拿用三天才走的完,這到底是多大,古時候的人比較會走,我們用現在的人的走法來算好了,台北市很大,用三天的時間,我想我們可以走完台北市大部分的地區。所以尼尼微成真的是古代的一個大城。

在第一節的時候,雖然沒有說明上帝要約拿說些什麼?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

原文只有五個字。沒有頭沒有尾。約拿真的很不負責任,他連耶和華的名都沒有提,有沒有說明為甚麼尼尼微城會傾覆,(至少一章二節的時候,上帝有指出很明確的原因,他們的罪達到上帝面前)。如果我們沒頭沒尾聽到這樣的說法,我們會做什麼樣的回應?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當成沒這回事。這座城是大城有堅固的防禦,人已經在這裡住許多時間,沒有任何特殊的事件,是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的。但是有時候,我們也會發現,人有集體的意識,似乎可以很短的時間裏共同意識到危機或是特殊事件即將發生。最近的溫室效應天氣的反常,讓我們的感受和世界的反應,應該就是類似。約拿真的不想要尼尼微悔改,因為尼尼微是以色列的敵人,所以他的信息傳講非常的簡單。但是他應該沒有想到尼尼微的回應會是這麼積極和完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約拿所傳講的對象是一群異教徒,這在舊約時代表示什麼意思,這表示即使在舊約時代,上帝並沒有單單照顧以色列人,上帝的救恩一樣會臨到外邦人的身上。不管你是不是基督徒,上帝都會給我們機會,只在於我們願不願意接受。

尼尼微城的表現出乎我們的預料,全城的人從王到百姓中最小的都全心的悔改認罪,這個行動是極不容易的,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的國家也可以這樣的悔改認罪,我們的社會也願意這樣悔改認罪。

尼尼微人回應上帝是全面性的,從最大到最小的,從老年人到嬰孩,都有悔改的行動(穿上麻衣)。悔改的行動一開始是從民間主動發起的,因為約拿只有在民間傳講,沒有去見王的面。在當時,若王悔改,民間就跟著悔改,所以我們看到許多先知傳講的對象,都是國王與貴族,因為這些人有著極大的影響力。這次的悔改行動,是從民間發生的,因為人民的行動,讓王明白人民重視這樣的行動。似乎尼尼微王也體驗到必須有悔改行動,才能挽救他的國家,所以一個由民間發起的運動,最後變成國家運動,從由下而上變成由上而下的行動。尼尼微王的通告裏有很完全的悔改行動,不只是人,同時也包含動物。甚至不能喝水。尼尼微王的旨意是很明確的,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他們所行的,每個人都很清楚,所以當這樣的命令一般佈,並不需要特別的解釋,每個人都知道要怎樣作。

對上帝來說,上帝不常後悔,因為後悔對我們來說是做錯事之後,了解自己做錯了,然後改變作法。對上帝來說是改變心意,上帝常常在事情還沒有發生時就後悔(改變心意),不降災。

今天尼尼微的遭遇,就是上帝改變心意(後悔)不降災在尼尼微這個國家身上。對於尼尼微這個城市的人民,他們是後悔他們曾經做過的事,他們的悔改,讓上帝改變心意。

當我們用比較認真的態度來看悔改時,你會發現,這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它包含兩件事情,一是悔,是一種覺醒,也是一種感覺,虧欠、沮喪、懊悔、想要彌補錯誤的想法等等;一是改,是一種持續的行動,為什麼說是持續的,因為若沒有持續的改變,有改等於沒有改。

彼得和猶大都是出賣耶穌的人,一個是為了金錢出賣耶穌,另一個是在語言和行為上出賣耶穌,然而,兩個人卻有不同的結果,一個失去性命,另一個卻成為偉大的使徒,你知道這其中的差別是什麼嗎?一個留住自己的生命,另一個卻輕視自己的生命。兩個人同樣有悔意,猶大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完全失去改變的機會,而彼得選擇留下生命,這讓他有悔改與彌補的機會。

對猶大來說,耶穌的死就是死了,因為他也跟著死了,沒有任何的機會去了解之後發生的事情,但是對彼得來說,耶穌雖然死過,但是又活過來了,而且比以前更有能力,連帶的他的罪也被赦免了,不但如此,他還有機會,去彌補過去的失誤。

悔改悔改,基督徒常常在說,甚至對非基督徒也在說,說什麼,要悔改信耶穌,信耶穌就信耶穌,為什麼要說要悔改?悔改什麼?就是對過去行為與思想要有覺醒,想要改變,知道過去有些思想有些觀念是不正確的,而有一種想要脫離的心,當你有這樣的心的時候,你已經成功的踏出第一步,然後你信耶穌,信耶穌並不是說信了就信了,你要有行動,什麼樣的行動,對過去不好的行為或觀念,努力的去做改變,做合於耶穌教導的行動。

或許有人說,我不急著悔改,我可以等到最後一刻再來信就可以,是可以,但是最後一刻什麼時候什麼時候來誰也不知道,就算我們真的等到那一刻,你是不是有機會做決定也不知道。

當我們有悔改的心和行動時,我們的上帝就會有相對應的行動,我們從罪中悔改,上帝就會改變心意,祝福在我們身上,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領受到上帝的祝福。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