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0 當趁主可尋時尋找他 /王榮昌牧師

 

日期:2022/03/20
題目:當趁主可尋時尋找他
經文:以賽亞書五十五6~9節及路加福音十三1~9節
講道:王榮昌牧師

這主日是耶穌受難前四十天,教會預苦節期第三主日,路加福音採用耶穌往耶路撒冷前行,如同旅行的記載方式,這段旅程,將信仰所經歷的不同議題呈現出來。今天這段經文談到,耶穌的呼召,是否是輕聲細語溫柔?今天的經文所呈現的不是如此,這是次的呼召是大聲與尖銳地。

經文分為兩段落,第1-5節與6-9節。兩段雖然有前後順序,但是內容是相互靠的很緊。

當下發生的悲劇(13:1-5a)
這段經文關連兩個事件,對於初代教會信徒也許很熟悉。然而細節已經因日久失落,僅剩路加福音是悲劇唯一的訊息來源。

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可怕的提示,很明顯是關連到,到耶路撒冷上聖殿的一群加利利人遭遇殺害,記事並沒有顯示比拉多為何屠殺這群人,但是儘管如此,這次行動與其他歷史著作記載有關比拉多殘暴的傾向是符合的。經文在比拉多出現在耶穌審判的現場,先預先提供這位羅馬總督的不詳的個性。

也許當耶穌提到西羅亞塔時,是指耶路撒冷城牆四周上的塔。明顯地,結構無預警下倒塌,十八位耶路撒冷居民不幸被壓死。

當不好的事發生在毫無警戒心的人身上(13:1-5b)
耶穌使用兩個災難比喻來說明。兩件事看到人的心,被微小警告與沒有很清楚的理由所破滅。兩件事件引導人理解現存的境況是多不穩定的。耶穌暗示悲劇受害者並未做錯事,沒有任何錯事造成他們死亡。他主要目的是描繪生命變化無常,令人難以處理, 是殘酷與短暫的事實。

雖然這兩件事,也許允許耶穌可以用來辯護上帝對抗人錯誤管理世界的機會,但是他並未循此路線發展。耶穌僅暗示到,基督徒必須不能將悲劇與上帝的處罰等同。罪並未使悲劇殘酷到來。他們是剛好發生。

生命的脆弱,呈現出緊迫性。耶穌將注意焦點從災難、受害轉離?轉向截至目前,在危險的世界與人類社會生存下的基督徒提問。提醒基督徒不應該將我們的「好運」誤解成上帝特別的祝福。

耶穌要談有關悔改的事。需要悔改是普遍的情境,由隨機的受害者與「好運」的生存者正分享著。當耶穌兩次提到「你們若不悔改,都照樣要滅亡!」像對其他人一樣,耶穌並未應許,不信上主的人,會被流星擊中。他將死亡的事,以世界末了的感覺,一個人的靈魂的摧毀做關連。他強調突然之間死亡臨到。如同比拉多的事件與城塔倒塌受害者,並未能有對自身死亡時間有所選擇的奢望,相同地,沒有悔改的人,面對突發事件時,會突然間發覺,他們已經延遲太久的時間,自己本身失落。

但是注意到耶穌的方式,依循稍許不同的路發展。他並未應許免除大災難,而是呼籲門徒對抗錯誤的自信。生命的脆弱有緊迫性需求,而緊迫性顯示生命本身雕塑出讓我們抓住上帝恩典的機會,正如比喻中所提醒的。

當好事發生在毫無警戒心的人身上(13:6-9)
耶穌有關無花果樹的比喻,談及即將臨到的審判。在3:9施洗約翰也有相似的比喻: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

比喻增強經文前半段的觀點。已經栽種卻沒生產的果樹,即使沒長出果實,但是僅在有多給於的額外時間下做了該做的工的情況下,果樹也可繼續留著。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除非果樹有結出果實來,其下場將會是即刻被砍掉。

像耶穌先前回應悲劇講過的話,比喻警示錯誤的自信。正因為基督徒還沒被砍掉,要謹慎,不要擅自認定自己是正在結果子的基督徒。

比喻的語調強調耐心與憐憫暫時讓審判延緩。園丁的角色表現出這份耐心與憐憫重要的特質。果樹還沒有失去其果樹本身的特點。每一件事盡可能扮演好,原本自身該做的事去做。相同地,上帝不會放著讓人依靠自身的資源,而是會鼓勵人悔改。

悔改!當人將悔改誤解成道德層面的誠實,良心遺憾的表達,或者方向180度的轉變而已,會變成將真實意義失落。在今天經文與聖經其他處經文,悔改是關於覺悟改變思維,以新的視角看事情,被說服願意採納不同的觀點。

路加福音中,「悔改」雖然也有道德性的應用,但是與赦免相關連(參閱路加24:47),因此悔改不能簡化成生活改革的倫理教導。特別有些時候,悔改呈現出是上主所賜予或是完成的事。悔改應該是有關被覺醒勝過自己努力產生明白。是關於自身完全新的取向,一個人短處與嚴峻情勢新的察覺。當然,悔改有著道德結果,是與悔改一致的生命果子與行為。

經文中,悔改的需要性是被認定,並且在強調有關耶穌呼召門徒的催促中是扮演背後主因。悲劇與艱苦,有他們的方式把人推進朝向主,但是經文提示,悲劇與艱苦來的很突然,通常顯出終末結尾,不是起頭,生命活出傾向上主的機會。不要讓大齋節期自我反省與沉思特性,從我們迫切需要的情境中轉移注意力。

耶穌有關審判與悔改的用語是讓人警惕,然而也勾畫出人類生命縱使是脆弱的,不過是一項禮物。人類,脆弱的受造物,相信是微小而且能為自身做出的保護是有限的。許多大齋節期的禮儀呈現,嚴肅談論人性,需要以陰沉敬虔來表達。但是事實上,基督徒對於悔改的看法是朝向喜樂。經由轉向尋找主的悔改行動上,在可怕不安全與陌生中找到恩典的經驗,讓我們短暫的生命充滿美善。在瞬息萬變的人旅程中,基督徒當趁主可尋找時尋找他。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