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5 欣慕真理的上帝 /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2/06/05
題目:欣慕真理的上帝
經文:約翰福音十四8~17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今天是聖靈降臨節,猶太教的節日則是五旬節,踰越節後的五十天。基督教將五旬節與聖靈的降臨連結起來,稱為聖靈降臨節。這是根據新約聖經《使徒行傳》第二章1-21節的記載。根據這段經文,聖靈在猶太人的五旬節期降臨在信徒身上,出現各種靈恩的現象,其中最受矚目的即是說出各國方言。

在早期基督教會,復活節以後五十天的這整段期間也繼續稱為五旬節。在聖靈降臨節的今天,我們用紅色的布巾來紀念這個節日。似乎對長老教會來說,聖靈的同在是比較容易讓別的教派說話的,長老教會的禮拜是比較嚴肅和謹慎的,而外教派是比較活潑和自由的。

如果我們把安靜莊嚴視為古板教條,把活潑自由視為聖靈能力的彰顯,那麼我們可以說這真的如同大家所說的長老教會沒有聖靈。但是,聖靈就只能有活潑、自由的一面嗎?這樣不是也限制了聖靈的運行嗎?聖靈應該也有安靜莊嚴,與敬虔的一面,不是嗎?

如果我們有注意過我們教會的願景一,是這樣寫的:「我們願意成為一間傳統與現代兼備的教會。在我們身上你可以看到傳統敬拜的虔誠與活潑敬拜的靈。在這裡我可以認識上帝並經歷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愛將醫治我,讓我可以肯定自我、實現自我、發揮自我的所長,喜樂的服事上帝」。這就是指聖靈的運行,不管是傳統虔誠安靜的禮拜、還是活潑讚美的敬拜,都是聖靈的工作。我們要認識耶穌,願意走進教會,這是聖靈的工作,是聖靈的感動。

如果只從人的角度出發,我們會跟耶穌的學生腓力一樣,想要用人的方式認識上帝。14:8 腓力對耶穌說:「主啊,把父親顯示給我們,我們就滿足了。」感謝腓力,因為他跳出來。但是我們知道這樣的認識是不完全的。其實這樣的展現,人們不一定就會相信,因為耶穌已經行了那麼多神蹟奇事,仍然有許多人不相信耶穌。對於耶穌所講的認識和看見,我們仍然常常把它看成是視覺的看見和認識。

14:9 耶穌回答:「腓力,我和你們在一起這麼久了,你還不認識我嗎?誰看見我就是看見父親。為甚麼你還說『把父親顯示給我們』呢?腓力不認是耶穌嗎?那是不可能的事,腓力至少跟在耶穌身邊三年,耶穌這樣的問法,一定有他的用意。我們對人的認識有很多種,有很膚淺的,知道他住我家附近,但是連講過話都沒有;或者只是點頭之交,也有可能可以講上兩句話,但是連對方住在哪裡都不知道;當然也有那種很親密到可以把對方家裡的鑰匙拿在手中任意出入的關係。
如果我們還記得,耶穌之前類似這樣的話已經講過兩三次了,這代表連耶穌的學生都有人還沒有完全了解我們要認識上帝,需要從認識耶穌開始,只有真正認識耶穌,才能認識上帝。14:10 我在父親的生命裏,父親在我的生命裏,你不信嗎?我對你們說的話不是出於我自己,而是在我生命裏的父親親自做他的工作。14:11 你們要信我,我在父親的生命裏,父親在我的生命裏;如果不信這話,也要因我的工作而信我。我們身上流著我們父母親的血,這樣的說法應該沒有人會反對,這同時也在說我來自何方,我是我的父母親所生的。

耶穌再一次的強調他和父上帝間的關係,這關係是一種彼此的從屬關係,是一種緊密的血脈關係,這種關係如同我們和我們的父母親之間的血脈關係,耶穌也一直強調他做事的主權來自於父上帝,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教主,總是自稱為神,講自己的主張。

耶穌強調他的權能是上帝交給他的,他不是自己想的,不是自己發明的,不是自己主張的。他一直都是很忠實的執行父上帝交給他的使命,作父上帝要他做的事,說父上帝要他說的話。所以即使他們不相信耶穌所說的,但當他們看見拉撒路的復活,看見耶穌行的其他神蹟,也應該相信耶穌和上帝間的關係,這點我們在尼哥德慕的身上看見了,因為尼哥德慕說:「老師,我們知道你是從上帝那裏來的教師。你所行的神蹟,要不是有上帝同在,沒有人能行。」(約三 2)

大概沒有一個宗教的教主會說教友可以做比他更大的事情,他們總是把所有的神蹟奇事的能力歸在自己身上。我們看見耶穌接著說:14:12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甚至要做更大的,因為我到父親那裏去。我們可以確定,一個願意跟隨耶穌的人,自然願意聽耶穌的教導,願意照著耶穌的教導去做。但耶穌卻給我們一個更大的應許,就是我們不只可以做成他做的事情,甚至可以做得更大。

我們禱告的時候,為什麼要在結束的時候奉耶穌的名禱告,有些人一開始禱告的時候也會奉耶穌的名宣告,因為耶穌在這裡做了這個教導。14:13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一定成全,為要使父親的榮耀藉著兒子顯示出來。14:14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我求甚麼,我一定成全。」但是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認知,我們不要因為耶穌有這樣的應許,就好像抓住耶穌的小辮子,不管我求甚麼事情,耶穌都要馬上幫我完成,這種投機心態對我們並不好。所以我們要認識到禱告成就的主權還是在耶穌的身上,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代表我們相信耶穌,知道耶穌有能力成就,但我們也願意順服耶穌的決定,即使這個禱告並沒有馬上成就或者耶穌沒有應許。14:15 「你們若愛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

愛耶穌,遵守他的命令,這是耶穌的要求,同時我們也可以再一次地來想一想,耶穌給門徒甚麼樣的命令?這命令是同樣給我們這些願意跟隨基督的人的,耶穌給我們很清楚的命令,就是十三章的新的誡命。耶穌在這裡重申一次,想要跟隨他的人,不能忘記這條命令,同時也要將這條命令實現出來。即使這條命令對我們來講,不容易做的完全,但至少我們願意向著這個方向來做。14:16 我要祈求父親,他就賜給你們另一位慰助者,永遠與你們同在。

門徒心裏愁煩,需要一個可以倚靠的力量。耶穌本來是他們的依靠,但耶穌的時候到了,不能繼續和門徒在一起,所以耶穌在這裡對這些心裏愁煩的學生一個承諾,就是聖靈的同在。聖靈不只成為門徒的慰助者,也成為之後每個人的慰助者。在傳統上,我們常常提到聖父,就是上帝,還有聖子,就是耶穌,這兩個都是男性的角色。而聖靈,有人形容他是母性的角色,我們可以從母親的角色來了解聖靈。14:17 他就是真理的靈。世人不接受他;因為他們看不到他,也不認識他。但是你們認識他;因為他在你們的生命裏,常與你們同在。

耶穌很明確到訴我們,聖靈就是真理的靈。聖靈是眼睛看不到的,人們還是一樣的希望用眼睛來看聖靈的形體,因為看不見,所以不接受聖靈。作為基督徒的我們,要如何認識聖靈?要認識真理,要用生命去體會,這是耶穌告訴我們的方法。耶穌很有意思,他找幫手來這個世上,而這個幫手卻好像不是什麼武功高手,也不是什麼佈道大師,不是優秀的管理人才,更不是一個比大衛更厲害的統治者。這個保惠師,像是律師,安慰者,更是一個代禱者。偏偏耶穌很看重這件事,耶穌是用在交代後事的方式,跟這些學生談論聖靈。

耶穌的死就是一種離開,耶穌在十字架上也經驗到上帝似乎離開他,在我們的生命中,會經驗到親人的離開,朋友的離開,有時會讓人有被離棄的感覺,但這是人的有限,必定會經歷的過程。無限的上帝不會受限於這樣的區隔。

許多時候是我們感受不到上帝,而不是上帝離開我們,聖靈保惠師與我們同在,不管我們在甚麼樣的處境下。要領受聖靈,需要的是一顆欣慕的心,欣慕真理的靈,讓我們保持在信仰的道路上,免得走偏。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