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2 同伴同行 /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2/06/12
題目:同伴同行
經文:腓立比書二19~30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教會是一個群體,是由人所組成的,我們也常說團契、小組等等,這些團體的形成,也是人組成的,這件事在告訴我們,在信仰的道路上,我們是需要一起走天路的同伴。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基督徒在這個世界常常是孤單的。
學生時代,應該是朋友最多最好的時候,我曾經聽過好幾個人告訴我,他在班上沒有朋友,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基督徒在這個世界常常是孤單的。學生時代,應該是朋友最多最好的時候,我曾經聽過好幾個人告訴我,他在班上沒有朋友,那他的朋友在哪裡?他的朋友在團契裏,教會裏的學生團契,學校的團契。為什麼?學校的同學常常因為價值觀的不同,不容易和基督徒的同學一起,有時也因為教會裏的時間,比較不容易去參與同學平常的那些社交活動。加上平常一般同學們活動的時間,都是在禮拜天,禮拜天是我們去教會的時間,久而久之,關係也會和一般同學疏遠。
團契的朋友,因為有共同教會的服事,共同的信仰追求,相近的想法和彼此互相的認同與鼓勵。就比較容易相處在一起。我相信教會中有些弟兄姊妹,也可能有類似的感覺,不管是在工作場所還是一般的朋友,大概能夠長久相處的,比較多也是教會中的朋友。如果不是教會中的好朋友,我相信我們也會想要把這些朋友帶到教會裡面,也希望他們信主,因為這樣可以更加親密。
信仰的道路,如果是自己一個人走,其實很孤單。不知道我們有沒有那種經驗,就是教會在舉辦一些特別的活動時,大家一起同心計畫、討論、思考等等,讓我們覺得忙,但是又很充實。雖然累,卻很快樂,甚至結束之後,還想再來一次。會很懷念那段很累但是很充實的活動。
牧會久了,有時後會發現一件事情,就是可以一起商量討論的人越來越少,一個人會的有限,當會的東西都用完以後,就會出現老狗變不了新把戲的現象,其實不是老狗變不了新把戲,而是沒有被激發新的觀念和新的思想。有時候同工討論聊天,會激發新的創意,在教會裏就可以有新的活力。牧者同工也需要互相關懷才可以得到激勵和幫助。
保羅給人的印象是一位脾氣暴躁的人,這似乎也是開創者的特質之一,也許要有這樣的特質才會往前衝。但是,保羅並沒有因為這樣,就靠著一個人的力量來做福音工作,他甚至沒有要所有的人都只能聽他的,建立所謂的屬靈權威。他說你們要學我像我學基督(腓利比書三17);保羅也說:沒有什麼派系,只有基督讓我們的生命成長(林前三6)。保羅脾氣不好,當然拒絕過與人同工,他拒絕約翰‧馬可,原因是保羅宣教旅行到旁非利亞的別加的時候;約翰‧馬可在那裡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徒十三13)。
什麼原因讓馬可離開的不太清楚,但是他們之間不合是真的。約翰‧馬可後來則是跟著巴拿巴一起服事。我們知道沒有人是完全的,保羅也一樣。今天的每日新眼光提到:保羅在傳福音過程中遭受逼迫、誤解甚至死亡威脅,他都能坦然、喜樂地獨自面對。但是保羅從未否定同伴的重要,甚至在他生命歷程中,同伴一直是他喜樂的重要原因之一。保羅曾經擁有多位信仰良伴:保羅剛信主時,亞拿尼亞接納他,為他禱告,使他眼睛得看見。
保羅到耶路撒冷想和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只有巴拿巴接待他,領他去見使徒。保羅在腓立比被關時,西拉和他同心禱告、讚美上帝。在前往羅馬受審判途中,因為船擱淺,保羅在馬爾他島獲救,被熱情的原住民接待。
在三次旅行佈道途中,有醫生路加陪伴他。我們看見,保羅因為認識耶穌基督,而有很多人加入他的生命旅程,成為他人生記憶的一部分。在腓立比書2章19~30節,我們看到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談到同工、弟兄姊妹之間深厚的情誼。
其中保羅提到兩個人,一個是提摩太,另一個是以巴弗提。保羅提到提摩太時,說他是唯一能與自己「同心」的同工。可見提摩太是一個善解人意、能經常站在他人的立場同理對方感受的人。一個能與人同心的同工,總是真心地掛念別人的事,並且看為重要。2:21提到別人只為自己圖謀,不關心耶穌基督的事。圖謀自己的事,這似乎是現在大部份人的看法,在這個世界,你去管別人的事情,有公親變事主的危險。所以我們往往明哲保身。在教會裏有時也會這樣。畢竟人的事情不好解決。保羅欣賞提摩太的地方就是,提摩太像保羅一樣熱心教會的事物,這讓保羅不會覺得孤單,他會覺得有同工,即使提摩太很年輕,但是保羅就把他看成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以巴弗提則是腓立比教會派去送東西給保羅的同工,但是他抵達不久就病了,甚至幾乎要死。保羅提到,以巴弗提因家鄉的人擔心他而難過,想念家鄉的心切。有意思的地方在28~29節,保羅特別請腓立比教會信徒見到以巴弗提的時候要歡喜接待他,而且要尊重他。保羅會這樣說,是擔心腓立比信徒會以為以巴弗提是臨陣脫逃提早回家,因此用這些話語來替以巴弗提辯護,希望他們不要誤解。
保羅特別要他們尊重以巴弗提,是因為以巴弗提是不顧性命前來監獄探望、陪伴他,冒著被視為罪犯的危險,將自己暴露在危險中。保羅用「不顧」這個字,意思是說「用生命做賭注」,這是相當值得尊重、肯定的。我們的生命中,需要有信仰的良伴與我們同行,這樣的伙伴關係不僅是彼此扶持,互相激勵,也常帶給我們極大的喜樂。
為什麼牧師在教會裡面鼓勵弟兄姊妹要有團契生活,因為這樣才會有同行天路的同伴。信仰的道路有時候並不好走,特別是面對衝突、困難的時候。沒有同伴的幫助與互相扶持,我們自己有時候會感到特別孤單,找不到幫助,好像沒有人了解我們的困難,越是這樣,我們越容易鑽牛角尖,我們就越需要有信仰的同伴來扶持和幫助。
當然,耶穌基督是我們即時的幫助,這是縱向的連結,我們與上帝、基督的連結。這樣的連結讓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立足的基礎在上帝給我們的真理上,我們可以堅定我們的心智。
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橫向的連結,就是弟兄姊妹間的連結,有這種連結,我們才不會孤單,有時候,光有信仰,我們還是會軟弱,還是會遇到生活上的難題,還是會有生活上的需求,我們也會生病、也需要朋友、需要過每天的生活,這些事情讓我們無法離開這個社會說,我只要一個人就好。真的不行。因此我們需要弟兄姊妹,彼此陪伴,有時候我鼓勵你,有時候你安為我,樣我們才能繼續在這個世界裏喜樂的生活,也可以為主做好的見證。求上帝幫助我們,讓我們可以通過弟兄姊妹間的幫助,在信仰上更加的堅定與主的關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