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7 像父親的愛 /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2/08/07
題目:像父親的愛
經文:腓利門書一1-25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保羅是一名偉大的福音勇士,我們提過,他在傳福音的道路上並不孤單,他有許多教會支持他,同時也有許多好的同工在關心他並且協助他。保羅並沒有結婚,所以他自己並沒有親生的兒女,他把幾位年輕的同工看成是自己屬靈上的兒子,例如:提摩太和提多,這兩位都是年輕人,而且深得保羅的信任,在他們身上,保羅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兒子一般,甚至也關心他們的身體,例如保羅告訴提摩太,可以以喝點酒(提前五23),也不要自以為年輕,好像不能做什麼,他要提摩太無論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和純潔各方面,都要作信徒的榜樣。(提前四12)
對於提多,保羅也提醒他要教導健全的教義,同時自己也要有好行為做眾人的榜樣。(提多書二)在這裡保羅已經開始提到一些有關奴僕與主人的問題了。 阿尼西母之前是腓利門的奴隸,傳統上認為奴隸阿尼西母可能偷了腓利門的錢才會偷跑(門 1:15-16 18-19),他逃到保羅被囚禁的城市(可能是羅馬、以弗所或該撒利亞),在那裡與保羅接觸後真心悔改,相信基督,並且盡力的服事。
這讓保羅非常喜愛他,所以保羅並沒有嫌棄他奴隸的身份,也沒有論斷他偷錢逃跑,反而保羅覺得這時候的阿尼西母已經真正悔改了,所以保羅有他對阿尼西母的計畫,保羅甚至自稱說自己是阿尼西母屬靈的父親。
保羅勸阿尼西母回主人腓利門那裡去,寫信讓阿尼西母帶去給腓利門,希望腓利門可以饒恕阿尼西母,並將之當成弟兄來對待。
從腓利門書的經文來看,保羅與腓利門有很好的關係。保羅為他禱告,常常因他的作為感謝上帝。有許多信徒都從他得到幫助,因為他對所有的信徒都有愛心。腓利門這樣的作為,給保羅很大的鼓勵和喜樂,可能保羅覺得腓利門是一位有真正信仰的基督徒。如果我們可以帶領一個人信耶穌,同時他的表現,讓我們肯定信仰真的有進入他的心中,我想我們也會很高興。
我們可能會覺得,如果腓利門真的很有錢的話,應該不會太重視金錢。要不然他不會那麼慷慨去幫助教會的弟兄姊妹,但是根據一些對有錢人的研究其實不是這樣。一位社會心理學家保羅‧皮福(Paul Piff)在演講中指出:「人財富增多後,變得比較沒有同情心,而且覺得應該得更多,更重視自身利益。」
皮福與他的團隊研究發現,有錢人容易把貪心和自私的行為合理化,不但減少對社會有利的行為,當他們覺得有需要時,還可能做出欺騙或觸法的行為。 當我們觀察現在社會上許多大型的企業,有些真的有這樣的現象。還記得頂新油品事件嗎?最近頂新跟一些企業和解了,和解金1.7億元。而頂新的老闆還是虔誠的佛教徒。
但這卻不是腓利門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他富有,但他卻不是那些僅僅為自己財富而活的人。腓利門待人慷慨、樂於分享,在會眾中表達出對主耶穌的信心,都顯出他配得成為當時教會最倚重的屬靈領袖之一。腓利門雖然擁有較他人富裕的環境,但他真正的富有,卻表露在那待人無私、願意分享的心。因著他所做的,促成教會弟兄姊妹間合一的團契。
腓利門雖然擁有較他人富裕的環境,但他真正的富有,卻表露在那待人無私、願意分享的心。因著他所做的,促成教會弟兄姊妹間合一的團契。保羅對腓利門提出一個當時候有點困難的請求,因為保羅要為阿尼西母求情。前面有說過阿尼西母是一個逃亡的奴隸,他可能偷錢跑掉了,但是他在遇到保羅之後有一個很重大的改變,他信主了,並且努力的服事。
在經文中,我們看到保羅看重阿尼西母,甚至看阿尼西母如同他屬靈的孩子。跟提摩太和提多一樣。保羅帶領阿尼西母認識耶穌基督,並且因此改變了阿尼西母的人生,這個時候阿尼西母面對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就是他是一個逃跑的奴隸。 主前十八世紀有一部很有名的法典,《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約公元前1792~1750年制定),便把奴隸當作財產而非人來處理。奴隸若被殺,主人關心的僅是損失的賠償。
我們無從得知,阿尼西母是否從小長於腓利門的家,名字是否為腓利門所取?但從阿尼西母這名原文「有益、有用」來看,便十足代表了取名者(奴隸的主人)實用主義的心態。然而,一個逃走的奴隸,顯然對主人而言名不符實,當時他無法讓腓利門得著任何「用處」。 因此當保羅寫著:「從前他對於你沒有什麼用處,現在他對你、對我都有用處。」(11節)伊前無利益你,現今就做你我ê利益;這話聽在腓利門耳中,一定別有滋味。被囚的保羅所寫的,當時教會必視為權威,此時他寫下的字句都可視為遺書。但他卻寧可憑愛心懇求,不靠權威命令。
奴隸阿尼西母逃到羅馬,竟成了保羅屬靈的兒子,如今他回來見腓利門,保羅請腓利門一定要用屬靈的眼光看他,因為他的價值才正要開始展現。若依當時法律,主人可任意處置逃走的奴隸,甚至鞭打至死,旁人都無法插手。因此,阿尼西母在回去的路上,必然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或許也曾心生再度逃跑的想法。然而,阿尼西母勇敢回去面對,也因此今天我們才能讀到這封信。 我們承認,人性常是污穢與惡毒的;然而,保羅與阿尼西母的選擇,在世人眼中或許是天真與笨拙的,但他們選擇相信,不是逃避;選擇放手,讓上帝來決定。這正是信仰者的功課。
保羅在信中,不說阿尼西謀是「逃走」,而說他「暫時離開」(15節),更提到他是「親愛的弟兄」。我想這表現出保羅對阿尼西母的疼愛。我們看到保羅好像一個疼愛孩子的父親一樣,替阿尼西母找藉口,淡化阿尼西母原本不對的行為。我們誠實面對的話,保羅的藉口其實不好,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保羅真的像父親一樣疼愛阿尼西母。
今天是父親節,我們看到保羅和阿尼西母、提摩太和提多的關係。我在想,身為父親的人,對於自己的孩子是用屬世的父親的身份來對待他們呢?還是用屬靈的父親的身份來對待他們?今天我們要如何用一個屬靈的父親的身份來教導和對待我們的孩子,實在需要有從上帝來的智慧和上帝的幫助。我們要謙卑學習成為子女屬靈上的父親,而不是單單做一個屬世的父親。願主成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