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 不管你是誰,繼續努力吧! /王博賢傳道

 


日期:2022/10/09

題目:不管你是誰,繼續努力吧!

經文:路加福書十七11~19節

講道:王博賢傳道


今天這段經文常常被人拿來講主耶穌說:「那九個在那裡?」此句表示十分之九之人不能感恩,僅有少部分之人能向主感恩。我不敢說這些教導不對,但,這真的是路加福音的重點嗎?


四福音中只有路加記載了今天這個神跡。此時耶穌完成正經過撒瑪利亞要回猶大地區,完成最後的傳道事工。至於今天這小村子叫什麼名字,我們不知道,因為聖經沒有記載。這群人有名字嗎?好像沒有名字。一開始只說在那裡有十個長大麻瘋的人。 


痲瘋病,在耶穌時代被看為會傳染且是不治之病,這十個人長了大痳瘋,真是生不如死,按照摩西的律法他們要從群眾中隔離出來。各位試想,失去健康,又得與別人完全隔絕,這是多絕望的境地。因此,從這裡可以稍微看出這個村子可能的狀況,完全絕望,沒有了生氣。在意想不到時,耶穌經過那村子。


他們為什麼會乞求耶穌「可憐」他們,或許是耶穌曾醫治好一位全身長有痲瘋的病患的事(路5:12-16)轟動了猶大地區。經文說有十個痲瘋病人迎面而來,痲瘋病患決定來找耶穌,但律法所限他們不能跑近前去,否則很可能會被群眾中的人拿石頭丟打他們。他們遠遠地站著,13高聲說:「耶穌,老師啊,可憐我們吧!」


他們或許期待耶穌要做些什麼,像舊約列王記的乃幔將軍被先知以利沙以在約但河洗七次澡給治好,或像之前那個痲瘋病人只簡單的一句話說「我肯,你潔淨吧」就治好那個痲瘋病患!但這次耶穌更加省心,14……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檢查。」耶穌甚至沒有說「你潔淨了」(5:12),而是直接說「身體給祭司檢查。」在猶太社會中,若痲瘋得醫治要去給祭司察看,他就可以獻祭,就在眾人面前有了見證 (利十四2~20)。


耶穌這個命令一下,他們就服從耶穌的話語。傳統上都說這是「信心的考驗」,在回去的路上病得醫治,表明他們對耶穌的能力有信心,他們成功通過了考試!不過15其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給上帝,16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


原來這十個人中有一個是撒瑪利亞人啊!撒瑪利亞人是猶太人所看不起的外族人,卻只有這外族的撒瑪利亞人回來感謝祂,路加福音強調這個人乃是撒馬利亞人。這是非比尋常的記錄,因為撒馬利亞人乃是猶太人瞧不起的族群,認為他們是被上帝遺棄的子民,根本就不屑與他們來往。更諷刺的是今天這個撒瑪利亞人這樣做,因未得祭司查驗之前可以說是犯法,但他不管那些形式上約束,而禁不住地把內心的感謝獻在耶穌的腳前。


這段記事瞬間把聚光燈打在這個人身上。我們重新再看一次這個故事中的蹊蹺:

本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並不來往(約4:4),然而……怎麼會耶穌12…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痲瘋病人迎面而來?他們根本不可能同住,他們卻一起在一個村子中,這個描寫真的很諷刺,他們是因為同病,同樣被「健康」的人排擠,因為患同樣的病而彼此分擔不幸,才住在一起。而出來喊叫耶穌時其中有一個人,必不敢大聲喊,那人就是撒瑪利亞人。這個猶太人的先知與我何干?他會拯救我這個外邦人嗎?


但當他經歷耶穌的奇妙工作之時,只有他發現這個人真的是上帝!耶穌這個時候的反應大家不覺得很有趣嗎? 17耶穌回答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裏呢?18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給上帝嗎?」你們覺得他的情緒是什麼?訝異?生氣?難過?耶穌彷彿說了一句:「怎麼只有你回來?」


那未回來的是自命為聖潔的九個猶太人,堅信與上帝之間有特別緊密立約關係的猶太人,卻認不出是他們期待的彌賽亞讓他們得到潔淨,這豈不是很諷刺嗎?怎麼是一個被我們所排斥的覺得污穢人反倒真的認出耶穌的身份呢?過去基督教都在說這九個人都沒有因所蒙的恩典感恩,暴露出他們不完全的信仰(15-18)。前者是肉體的醫治,後者還得到靈魂的醫治。我覺得這說法都有點可惜,那九個猶太人那麼的愚昧,他們只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他們多要恢復他們跟原本社群的關係。我們不需要苛責他們,來展現我們是「基督徒」的優越。


那撒瑪利亞人或許聽到耶穌說「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時還跟著九個猶太人出去,但他發現,他們的祭司不是他的祭司。我們的病都好了,現在我跟他們還會是朋友嗎? 我們跟猶太人不都在期待救主嗎?我這不就遇到了嗎?我……已經好了!這怎麼可能!我相信他意識到這點時,應該是痛哭流涕,15……就回來大聲歸榮耀給上帝,接下來就是剛剛一直在說的故事了!耶穌所說的不難看出他的失望,那些聖潔公義的選民沒有認出他來,反倒是這個被排斥的撒瑪利亞人看出來了! 19於是他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那個「起來」在原文中不只是站起身的意思,更是復活的意思!如果我是耶穌,我可能還會再說一句:「你回來就好了!」你不只病得救,靈魂更是甦醒!


這段經文的力量或許不在告訴我們要感恩!如果是如此,這段經文變成了道德教訓,如果這段經文是講感恩,何必要特別說是一位撒瑪利亞人回來,而不是十人中只有一個人回來就好。這或許更是經文的力量所在!這個撒瑪利亞人沒有在聖經留下名字,也應該沒有繼續在聖經中出現了,我們不知道他是誰,但我相信他從那刻起生命改變了!他遇見了耶穌他的生命完全的轉變!他原本受綑綁的生命得到完全的自由!他得以堅定的在未來的生活中「起來,走吧!」


你、我都可以是這個沒有名字的撒瑪利亞人,都曾經在無助的絕境當中,都曾經抱持希望。我們都要跟追尋某些大家以為是對的價值,提出證明,自己才是個對於世界無害的人,才是大家中的一份子,我們才會覺得安全自在。但在聖靈的光照下我們會幡然醒悟!原來那個我們追求的主就在身邊,他的恩典如此的自在,他的赦免與救贖沒有任何代價,轉身向他如此的簡單。


他會對著我們說:起來,走吧!不管你是誰,繼續努力生活下去吧!我們已得到救贖,全人已經得到醫治,接下來是我們的事了,要活出被更新的生命,如同大痲瘋得醫治後的全新生命!要努力在上帝面前作一個經得起考驗、問心無愧的工人,正確地用生命活出真理的信息。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