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8 和平的君王/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2/12/18

題目:和平的君王 經文:彌迦書五2~5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在待降節的第四週,我們點燃的四根蠟燭代表「服事、仁愛」。

在今天,我們要再一次通過彌迦書,來看耶穌的降生。為什麼是再一次,在今年的三月我們已經看過這對經文了,而且是從的1節看到第15節。但是方向不同,重點也不一樣。

「彌迦」為「米該亞」的簡稱,意思是:「誰能像耶和華」。

今天的經文只有短短的四節,但被看成是預言耶穌降生的經文之一,當然有一些當時的歷史背景。先知彌迦事奉的年代是在撒瑪利亞城淪陷的前後,即735-700 B.C.。大約是希西家在位時,政治上有親亞述與親埃及之爭,北國以色列於722 B.C.亡於亞述。

宗教上有希西家王的大力改革,但於事無補。猶大舉國道德和屬靈狀況普遍低落,宗教變得形式化,並受異教影響有獻人為祭的作法。地主則壓迫窮人,侵吞孤兒寡婦的財產。

彌迦書有幾個重點:

(一)彌迦真實的揭露了富豪、地主對一般人民和佃農的無情剝削、逼害。所講的預言主要針對猶大國,且以「向雅各說明他的過犯,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惡」為自己的要務。

(二)彌迦書由三部份的信息所組成,每部份都以「聽」字為首(1:2、3:1、6:1 )。

(三)全書主要斥責人民在道德、宗教方面的惡行,而少涉及政治狀況。

因此先知彌迦的預言其實跟當時國家受到極大的威脅,人民的生活不安定,信仰上雖然有改革,但是無法完全改革有關。所以,上帝要彌迦帶來責備的信息,同時也帶來盼望的信息。

首先,我們來看一件事情,以色列人為什麼要等候彌賽亞?彌賽亞到底是誰?他為什麼值得等候?彌賽亞的字義是受膏者,是希伯來文,跟希臘文的基督是同樣意思,基督也是受膏者的意思。

約翰福音一章41節:(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

以色列人一開始並沒有君王的概念,因為他們是由上帝親自帶領的,特別在出埃及的時候,上帝通過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接著到約書亞,然後進入士師的時代,這些人雖然是以色列人的領袖,但都沒有稱王,開始有王的概念,是在先知撒母耳的時代,撒母耳記八6-8:8:6 撒母耳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他就禱告耶和華。 8:7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 8:8 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

在那個時刻,上帝通過先知撒母耳揀選掃羅成為以色列人的第一任君王。在舊約時代,受膏者代表要成為祭司或以色列人的君王以及先知,撒上 10:1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掃羅的頭上,與他親嘴,說:「這不是耶和華膏你作他產業的君嗎?

在掃羅王得罪上帝後,上帝要拿掉他的王位,讓另一個人坐王,所以讓先知撒母耳偷偷的去幫大衛抹油,要他預備接任掃羅做王。

撒上 16:13 撒母耳就用角裡的膏油,在他諸兄中膏了他。從這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撒母耳起身回拉瑪去了。

我們都知道,以色列的歷史中,國家在大衛王的時候開始興盛,在所羅門王的時候到達最高峰,接著以色列人就開始衰弱,甚至分裂成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北國以色列就是在彌迦這個時候亡國的,這時候的南國猶大也是岌岌可危。所以,當時的先知彌迦和以賽亞得到上帝的啟示,發出預言:

主要親自賜給你們一個記號:有閨女要懷孕生子,並要給他取名『以馬內利』。有一個嬰兒為我們而生!有一個兒子將賜給我們!他要來統治我們。他將被稱為:「奇妙的導師」,「全能的上帝」,「永的父親」,「和平的君王」。上主說:「以法他地區的伯利恆啊,在猶大諸城中,你是一個小城。但是我要從你那裏,為以色列選立一位統治者;他的家系可追溯到亙古。」

其他在舊約還有許許多多的預言,這些預言給以色列人一個希望,就是上帝確定要興起一位受膏者(彌賽亞)成為以色列人的君王,帶領他們復興整個以色列,恢復大衛當時的榮耀。

以色列人在長期國勢衰弱的狀態下,從先知獲得將有彌賽亞的信息,這是非常大的鼓舞,這個盼望,就一代一代的傳遞下來。直到耶穌基督的降生。但是因為以色列人長期用大衛的形象投射在彌賽亞的期待上,所以他們無法接受耶穌基督不願意跟他們一起革命,帶領他們建立一個大國。

馬太福音二5-6引用彌迦書五2,說明馬太和當時的基督徒認為彌賽亞已經來到,就是耶穌基督。這位耶穌基督所帶來的並不是武力上的征服,這位彌賽亞是在室女生的,他要關心的事情是:

上主要把他的子民交給他們的敵人,直到那快生產的婦人生下兒子。然後,他的同胞要從流亡的地方回來,跟其餘的以色列人結合。他來臨的時候,要像牧人照顧羊群;他要以上主所賜的大能、奉上主─他的上帝的威嚴統治他的子民。他的子民要安享太平,因為全世界的人都承認他偉大;他要帶來和平。

這位婦人所生的孩子,要保護他的子民,像牧人照顧羊群一樣。雖然意境和平,也強調孩子要帶來和平。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和平是一種相對的展現,只有戰爭或動亂,才會讓人知道和平存在的可貴。

只有狼在旁邊虎視眈眈,才知道牧羊人的照顧是重要的。如果羊知道他的牧人有一根杖,是要保護他們的,我想他們會很歡迎;如果這根杖是要教訓自己,那大概沒有人會歡迎。

在教會中,我們知道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喜歡看到救主和小嬰兒耶穌,因為他們對我們來說是溫暖、和平的。我們不喜歡講到誡命,講到懲罰,講到我們要付出代價,要背起十字架來跟隨基督,我們不喜歡威嚴的統治,我們喜歡包容、赦免、憐憫、寬恕。但是當我們長久在包容、赦免、憐憫、寬恕中,就會忘記了這其實是恩典,不是我們配得的,我們需要提醒,就像是我們沒有水喝,才知道水的可貴,空氣被汙染了,一直過敏咳嗽,才知道新鮮空氣的重要。

在這個接近聖誕節的時刻,我們聚集在這裡,慶祝聖誕,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我們慶祝的對象耶穌基督,他是我們的救主,是我們得救的盼望,他來是為了我們,救我們脫離罪,使凡信靠他的人,在上帝面前有得救的盼望。在這個世上沒有別的名,只有耶穌,那是值得我們一生跟隨的救主。一起來禱告。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