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9 和解的預備/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3/02/19

題目:和解的預備 經文:創世記四十三1~24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如果你是一個從小就倍受疼愛,一直受到特別待遇的小孩。卻在家裡受到其他兄弟的排斥和霸凌,不知道你會不會對他們很介意,甚至心中對他們滿是怨恨,希望他們不要出現在你的身邊。因為有這些特殊待遇又不是你要求的,往往是家人長輩的偏愛,又不可能拒絕,特別是從不懂事就受到這樣的待遇,往往已經很習慣了。
我是長孫,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特殊的待遇。我也很乖,所以長輩也都喜歡我,雖然我不覺得有被特殊待遇,但是多多少少長大後也知道長孫其實受到大家比較多的喜愛,我只是習慣了。但是我的平常,在別人眼中可能就是特別待遇。
約瑟從小就是雅各的心頭肉,擁有最特別的待遇,也是因為這樣,他被他的哥哥們忌妒和排擠,甚至引來殺身之禍,他大概沒有想到他的誠實與愛作夢,讓他面對生命中的頭一個重大危機。

約瑟從小就是雅各的心頭肉,擁有最特別的待遇,也是因為這樣,他被他的哥哥們忌妒和排擠,甚至引來殺身之禍,他大概沒有想到他的誠實與愛作夢,讓他面對生命中的頭一個重大危機。

爸爸要他去在野外牧羊的哥哥們,它很單純的去了,沒有多想什麼,但是他的哥哥們竟然聯合起來想殺他,如果不是大哥呂便想救他,他就真的有可能被殺死。爸爸要他去在野外牧羊的哥哥們,它很單純的去了,沒有多想什麼,但是他的哥哥們竟然聯合起來想殺他,如果不是大哥呂便想救他,他就真的有可能被殺死。

我們會發現,舊約中人命真的卑賤,連自己的兄弟都可以一起計畫要殺自己的兄弟,好像沒有什麼顧忌。但是這樣的行動,真的一點都不會有良心問題嗎?

其實還是有的,想殺約瑟,最後變成賣掉約瑟,這件事情在約瑟的幾個哥哥的心中一直在是一個疙瘩,沒有辦法忘記。約瑟應該要感謝大哥呂便,因為呂便的阻止,他才可以活下去。

我們知道約瑟是一個敬畏上帝的人,他被殘酷的賣掉去當奴隸,而當時的奴隸是沒有人權的,奴隸死了就像是碗破了,再去買一個就好,他的哥哥大概也是因為這樣,認為約瑟不可能活著。

約瑟在埃及的許多遭遇,都跟信仰有關,聖經也特別說上帝與他同在。約瑟被賣掉是上帝與他同在還是上帝沒有與他同在?如果我們旁觀,我們大概會說約瑟做那個是什麼夢,一點都不孝順,被賣掉是上帝在懲罰他吧!

約瑟照著信仰做事,聖經說他做事很順利,也處理的很好,但是照著信仰做事,一定會得罪人,因為不做不對的事情,所以我們看到在護衛長波提乏家中的那個時期,聖經說:波提乏把一切都交給約瑟管理,除了自己的飲食,他什麼都不去管。主人的妻子看上了他,要跟他睡覺。波提乏的妻子是誰?好像不重要,聖經沒有提他的名字,但是約瑟卻被他害慘了,因為不跟他睡覺,會得罪她,跟她睡覺又違背信仰,結果約瑟拒絕卻被陷害下在監裏。

如果在這裡我們要怎樣看約瑟的決定?是上帝祝福他還是上帝沒有保守他?照著信仰做事,卻被陷害關在監裏。當然現在我們看到這一切都有上帝的安排。

在約瑟的故事裏,約瑟的人生重要階段可以做下面的對照:
a哥哥賣掉約瑟 (上帝的旨意不明)
b波提乏的妻子誣賴約瑟(上帝的旨意不明)
c被關在監裏 (敬畏上帝沒有好下場?)
c在監裏成功解夢(轉機出現)
b為法老解夢

當我們看完約瑟的全部的故事時,我們才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原來上帝的旨意是好的,也許一開始哥哥們好像做出錯誤的決定,但是我們也不能說,這就沒有救了。苦難之後伴隨而來的救贖,我們才會覺得這是值得珍惜的。

每次讀到約瑟和哥哥們見面的過程,我總是覺得好像很曲折,因為和解的主動權其實握在約瑟的手中。

約瑟是當時埃及的宰相,他有很大的權力,他要報復哥哥,就可以報復,他要殺死哥哥復仇,也沒有問題,他想要和好,表明身份就可以。但是我們看到他都沒有馬上這樣做。他做了很多重複的工作,讓他的哥哥買了糧食,又留一個西緬在身邊,讓他們帶便雅憫來,他們帶便雅憫來,又不相認,讓哥哥他們買糧回去,再誣陷他的弟弟便雅憫,好像便雅憫做了壞事一樣。在這些過程,約瑟好像一次又一次的不肯相信他的哥哥。

他做了很多重複的工作,讓他的哥哥買了糧食,又留一個西緬在身邊,讓他們帶便雅憫來,他們帶便雅憫來,又不相認,讓哥哥他們買糧回去,再誣陷他的弟弟便雅憫,好像便雅憫做了壞事一樣。在這些過程,約瑟好像一次又一次的不肯相信他的哥哥。

也許因為約瑟真的害怕,不知道哥哥們有沒有改變,所以他想要確認,一次兩次的確認。我想我們可以了解約瑟的小心,他不想又被騙了。

在這個過程裏,我們看到聖經對哥哥們的內心有一寫描寫,他們認為他們的遭遇是因為他們殺害約瑟,但事實上,是因為約瑟還活著的關係。哥哥們通過便雅憫的遭遇,馬上想到他們過去對待約瑟的方式,表示他們內心一直在意這件事情。而他們在面對法老的宰相對他們提出的要求,要他們帶弟弟便雅憫來,他們已經可以考慮到老父親的反應了。

上個禮拜在雅各的身上,我們看到他怎樣和他的哥哥以掃和解,現在我們也看到約瑟預備與他的哥哥和解。這兩個故事雖然都是和解的故事,但是發起和解的對象不同。

雅各的故事中,雅各是得罪哥哥以掃的人,他想要回到故鄉,他需要跟他所得罪的哥哥和好,但是他不清楚他是不是真的可以得到以掃的原諒,所以他也用了一些方法。

現在換成約瑟,約瑟是被得罪的一方,是他的哥哥們得罪他,他想要跟哥哥們和好,他做了一些事情,好像是在查證他的哥哥們有沒有改變,但是我們也可以說,他做這些事情,一方面知道哥哥們已經改變,

另外一面也讓哥哥們知道他們已經通過試驗,所以約瑟願意原諒他們,這樣讓哥哥們不再需要擔心約瑟是不是真的原諒他們。他們可以很確定約瑟已經原諒他們,而且這一切的過程原來上帝都有好的安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和解這件事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太多的因素讓我們很難在受傷的狀態下和解。如果是關係比較遠的人,我們還可以疏離之間的關係,最難的是親人,至親的人。

所以當我們看到有父母親和子女和解的故事時,我們會很高興,因為親人間是最難迴避的關係。許多親子間只要一和解,關係馬上就便得極為親密。這是親情。

人跟人之間的和好,其實很重要,在教會裡面也是。我們看到有一些教會,因為內部不和好而影響教會。教會是我們每個弟兄姊妹的,我們需要的是一同的關心。

今天是我們一起關心的日子,因為我們等一下要舉行和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為什麼不稱會員大會而要叫會員和會?這裡面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你和我,我和你,大家一起的意思。教會是我們大家一起建立的,所以我們願意一起來開會。

第二個意思是和氣的意思。如果我們把和會叫會員大會,我們會想到一般屬世的會員大會,它談到的是彼此的利益,教會不是談彼此利益的地方,教會是談我們要怎樣服侍上帝的地方,所以不需要為了自己的利益吵架,也不能看自己的利益。

我們可以討論事工哪裡做得好或者不好,提出可以改進的方法,讓教會變得更好。大家和和氣氣的開會,討論,不能意氣用事。我們可以討論事工哪裡做得好或者不好,提出可以改進的方法,讓教會變得更好。大家和和氣氣的開會,討論,不能意氣用事。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