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 信心不夠嗎?/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3/03/26
題目:信心不夠嗎?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1~21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下個禮拜就要進入棕樹主日,進入棕樹主日之後就是受難週,馬太福音在這裡漸漸的紀錄到耶穌要進耶路撒冷之前的事情。
十六章告訴我們要提防法利賽人的酵,以及彼得宣認耶穌是基督。
十五章我們看見讓四千人吃飽,迦南婦人的信心讓他的女兒得到醫治,以及耶穌認為傳統不比上帝誡命的精神重要。
耶穌藉著各樣的機會,開始在傳講福音,並且改正一些傳統上錯誤的觀念。這在教會傳統上常常會被看成大逆不道的事情。特別是耶穌你才幾歲,又沒有受過正統的解經教育,一個木匠的兒子,能懂聖經嗎?
我們會說,上帝的兒子當然懂,這是因為我們已經確信耶穌是彌賽亞的身份,是上帝的兒子。當時候的人只是覺得耶穌講話跟有權威的夫子一樣,而且帶有醫治、行神蹟的能力,他們一直在猜耶穌的身份,所以才會有十六章,彼得宣認耶穌是基督的事情發生。即使這樣,這仍然是彼得自己的回答,個人性的回答,並不是大家的共識。
到了十七章,耶穌仍然繼續他的工作。耶穌很有意思,耶穌願意在眾人面前行神蹟,讓四千人、五千人吃飽,但是耶穌也常常只帶幾個人去做一些特別的事情。今天我們看見他帶著彼得、約翰和雅各三個人上山,讓他們見證一件特別的事情。在山上變貌這件事情在共觀福音書中都有記載。
今天的經文說:7:2在他們面前,耶穌的形象變了:他的面貌像太陽一樣明亮,衣服也像光一樣潔白。
耶穌的面貌改變,但是似乎並不是變成另外一個人,而是變得神聖,容光煥發,甚至就是臉上有榮光。在舊約中有一個人,他的臉上有榮光,那個人是摩西。摩西在西乃山頂領受十誡,當他下山時,摩西的臉上有榮光,以至於人們無法看他的臉,摩西需要用布把臉包起來。當耶穌帶著彼得、約翰和雅各上山,他們很清楚有幾個人,只是他們料想不到,耶穌竟然在他們面前變貌,這個變貌不是變成別人,或者他們不熟的人,耶穌還是耶穌,但似乎不一樣了。不但如此,他們還看到有兩位先知出現在耶穌面前,這兩個是摩西和以利亞,摩西剛好在裡面。
對彼得他們來說,這兩個先知是很重要先知,在猶太人的信仰歷史上,這兩個人一再的被提起與教導。要說舊約的先知,大概這兩個一定可以列入大家很熟的先知名單中。但是熟悉名字和熟悉人不一樣,他們沒有照相機,沒有電視媒體,他們沒有照片可以供他們辨認誰是摩西,誰是以利亞。但似乎是他們也可以清楚知道誰是摩西、誰是以利亞而誰又是耶穌。這兩個先知對他們來講都是古人了。
然而變貌似乎並不是這個事件真正的重點,耶穌能行很多神蹟奇事,光醫治病人就可以讓大家眼睛睜的大大的,驚訝不已。在變貌的時候,還有上帝的聲音從雲中出來說:「此個是我的子,我所揀選的,恁著聽趁伊。」這句話我們很熟,因為耶穌受施洗約翰的洗禮後,從水中出來時,上帝也說過這句話。在這裡再次肯定耶穌是上帝兒子的身份。當這句話出現後,這個變貌的過程就隨之結束了。
我們可以說,這次的變貌是為了再次證明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的身份。
這件事情後來在彼得寫彼得後書的時候再一次的被提到。
但是很特別的,耶穌希望彼得他們三個暫時不要告訴其他的人,要等到他復活以後再說,耶穌這時候的心意,聖經沒有明說,但是類似這樣的作為,就是不要人特別去宣揚他做的事情這件事,卻是耶穌常常吩咐他的門徒的。也許我們可以想像一些理由,但是這些理由都不能代表耶穌真正的想法。現在的我們可以清楚了解,耶穌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因為有這些事情的證明。
接著,耶穌遇到一件特別的事情,就是一個人來到耶穌面前,求耶穌醫治他的孩子。從經文裡面得知,他曾經找過耶穌的門徒,但是他們沒有辦法醫治他的孩子。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也被教導我們可以為了別人來禱告,其中也包含醫治的禱告,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好像這些學生,願意為人禱告,卻不知道對方會不會痊癒,我們只能將其交在上帝手中,照著上帝的旨意來成就。有沒有痊癒的例子,有,但是好像不多。
醫治的禱告常常被看成是信心的禱告,也常常跟信心連在一起,或許也是受到耶穌在這裡所講的話的影響。好像只要生病,靠信心禱告就沒有問題。但是我常常覺得,這種神蹟式的醫治,很難確定是不是因為信心,還是上帝的大能。信心是禱告者的信心還是被禱告者的信心?如果得醫治,那是誰的信心成就,如果沒有得醫治,那又是因為誰的信心得醫治?
在今天的經文中,這個人先去找門徒們,可是門徒們沒有辦法通過禱告,讓他的孩子得醫治。後來耶穌醫治了這個人的孩子。這個人應該算是有信心的人,他也很懂得先去找耶穌的門徒,不行再找耶穌。
門徒有嘗試過為他的孩子禱告,但是事實就是他們無能為力。而到耶穌的面前,耶穌說:「你們這時代的人多麼沒有信心,多麼腐敗啊!我還得在你們這裡多久呢?還得容忍你們多久呢?把孩子帶到這裡來!」請注意,耶穌沒有指責學生沒有信心,也沒有說這個人沒有信心或者他的孩子沒有信心,耶穌說的是這個時代的人,多麼沒有信心啊!
我常常在想一件事情,醫學和信心得醫治的差別在哪裡?上帝給我們有學習知識的能力,在知識的基礎上還有開發的能力,現在的醫學如果拿到一百年前,一千年前,拿到耶穌的時代,這是不是神蹟?這樣的知識的累積和發明也是上帝所給予的,也是來自上帝的,我其實認為現在的醫學就是神蹟,看醫生吃藥得醫治,本身就是神蹟。
學過醫藥的人都知道,人觀察世上萬物,發現一物剋一物,所以找到有效的天然成份來當成藥物,中西醫的基礎都是這樣,這是上帝的創造,就是上帝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不需要為了彰顯信心或者有效的禱告,而拒絕醫藥。
我覺得耶穌的回答很有智慧,因為他如果針對某人的禱告有效,某人的禱告沒效來回應,他彰顯的是個人,一定會造成某些屬靈的驕傲。那種你有信心,我沒有信心的比較就會跑出來。所以不是門徒沒有信心,也不是求醫治的人沒有信心,更不是被醫治的人沒有信心。但是偏偏門徒又跑去問耶穌,為什麼他們不能趕出那個鬼(疾病),耶穌給了他們另一個誇張的答案,
17:20耶穌回答:「因為你們的信心不夠。我實在告訴你們,假如你們有像一粒芥菜種子那麼大的信心,就是對這座山說:『從這裡移到那裡!』它也會移過去。沒有任何事情是你們不能做的。」
這種移山的信心,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有過,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但是這個鬼被耶穌趕出去了,代表耶穌有這樣的能力。耶穌要移山,就可以移山。所以我相信,耶穌在這裡要我們做的,不是要我們比賽誰有信心,或者指責誰沒有信心,而是要我們對他有信心,我們做不到的,只有耶穌能。這也是我們禱告最重要的意義不是嗎?承認我們不能,把它交給耶穌。
我們也不要覺得信心不夠好像不是一個好基督徒,我們承認信心不夠是因為我們知道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依靠,當你願意完全相信耶穌基督,你的就是有信心,至於禱告的成就,不是建立在我們的禱告,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主權上,不是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