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2 這個人到底是誰?/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3/04/02

題目:這個人到底是誰? 經文:馬太福音二十一1~17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馬太福音對猶太人很重要,因為馬太是針對猶太人寫的,他想告訴猶太人,耶穌真的是聖經裡面應許的那位基督。


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並不是第一次,為什麼這次要大張旗鼓的進去?今天的我們可以很正確的說出答案,耶穌就是那位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是榮耀的君王,所以他值得如此榮耀的進入耶路撒冷城。光榮歡呼,迎接耶穌,甚至口裡喊著:

「頌讚歸於大衛之子!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那位!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太21:9)


很振奮人心,如果我們在當中應該也會覺得很激動。


這個我想就好像五、六十年前,我們的少棒得到世界冠軍,他們回國後,一人一台吉普車,在台北遊行一樣,大家都到馬路上迎接他們。


看過去的照片可以想像,現在我們自己可以參加一下選舉時候的造勢大會,應該可以更能體會那種感覺。好幾萬人擠在一起高聲呼喊口號的感覺。


台灣人也有人會湊熱鬧,哪裡有熱鬧哪裡去,網路上叫做吃瓜群眾,就真的是看熱鬧。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會引起這麼大的風聲,或許是耶穌進城的方式不同,過去,耶穌跟大家一樣,用走的進出城門,並沒有引起注意。這個時候,門徒帶著兩隻驢子,耶穌還坐在小驢子上面,也許開始有人圍觀,也許有人想到聖經的記載:

去告訴錫安城的兒女:看哪,你們的君王來了!他謙遜地騎在驢背上,騎在小驢的背上。(太21:5)


門徒將衣服披在驢身上,是為了讓耶穌比較好坐。


然後開始有人像馬太記載的群眾中有許多人把自己的衣服鋪在路上,也有些人拿樹上砍下的樹枝鋪在路上。前行後隨的人群大聲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那位!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太21:8-9)


這些行動的人當中,應該有很多人認識耶穌,受過耶穌的醫治,當他們看到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時,這樣的歡迎是有可能的。也許聚集的人太多了,開始有些不了解的人也聚集過來,他們在人群中,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所以他們問旁邊的人,這人到底是誰?為什麼有這多人歡迎,這麼慎重?


他們得到的回答是:「他是加利利省拿撒勒的先知耶穌。」21:11


先知耶穌,代表這些人對耶穌的認知,不是基督,不是救主,不是君王,是先知。


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代表他們還是不了解耶穌的身份,還是不知道他們迎接的是上帝的兒子。


這樣的認識,也讓我們可以有反思的機會,我們有多少的人,真的認識耶穌的身份。當我們知道耶穌的身份,就一定要知道耶穌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和他即將遭遇到的事情。十字架的刑罰。


十字架,是要把罪人釘在上面的,沒有罪的人,不會被釘十字架。這是我們常說的把罪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是代替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覺得我們有罪,就不需要被釘十字架,這個救贖就跟我們沒有關係。


大齋節期和受難週,就是讓我們有這樣反思的機會。你認識耶穌嗎?你所認識的耶穌是那位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嗎?你了解是為了你的罪被釘十字架的嗎?


做一個牧師,常常有一個壓力,教會成長的壓力,但是如果見到一個人就說你是一個罪人,你要悔改,這樣人會來嗎?如果告訴一個人,你信耶穌就一定會成功,是不是比較容易一點,特別是這也寫在聖經裏。


但是如果不告訴人,你要悔改,認你的罪,你就不能得救,不告訴人這件事情,那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就白死了。


馬太接著紀錄耶穌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潔淨聖殿的事情。


耶穌進了聖殿,把所有在聖殿裡做買賣的人趕出去。他推倒兌換銀錢的人的桌子和販賣鴿子的人的凳子,對他們說:「聖經記載,上帝說:『我的聖殿要稱作禱告的殿』,你們卻把它變成賊窩了!


這件事情,在四本福音書都有記載,但是時間順序不太一樣。只有約翰福音把他紀錄在耶穌一開始傳福音的時候就做這件事情(約翰二13-22)。其他三本福音的時間都在光榮進耶路撒冷的時候。


買賣是出於需要,有需要有買賣,有買賣才有營利,這裡的情況是營利。以色列人到聖殿,有許多人事為了獻祭,獻祭的祭品要經過祭司的認證,所以有可能我帶著祭物來到聖殿要獻祭,但是祭物卻沒有通過祭司的檢查,那我就無法獻祭了。這樣的狀況有一個方法避免,就是買經經過認證的祭品或牲畜,這樣就不會出現祭物不合規定的事情。


但是我們一定可以想到,祭司如果嫌麻煩,將這件事情外包,找人來賣他們認證的祭物,他們可以賺權利金。出於聖殿莊嚴性,不可以用一般的金銀,要用聖殿自己的金錢,於是要把自己的錢兌換成聖殿的金錢,才能奉獻或買賣。所以我們看到這裡有換錢的人在做生意,然後奉獻用的祭品的買賣又賺一手。還有其他類似規費等等的費用。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人要去到聖殿敬拜上帝,他想要奉獻或獻上贖罪祭,他要被賺幾手?這跟賊有什麼不同?


這些事情打著方便人的口號,卻中飽私囊,耶穌認為這件事情是把聖殿變成賊窩,人的私心,把敬拜上帝的本質污染了。


讀到這段經文,有人會問牧師,我們對一些教會的募款和義賣算不算?既然是為了教會建堂或福音機構的募款,都算是甘心奉獻給上帝,因為我們出錢,對方出力,成就的是上帝的名。


對於那些假冒上帝的名,假冒為上帝做事情來募款的人,他們把金錢當成是自己的,那他是偷上帝的錢,他自己要對上帝負責。一般來說教會對這種事情還是很謹慎的,不是牧師一個人決定,是小會員一起決定。


請兄姐注意在教會裏不要成為推銷、直銷、投資、借貸的地方,因為會破壞肢體關係。


耶穌將被破壞神聖性的聖殿比喻成他的身體,來預言他的死。同時也提醒我們,聖殿的用途在於它是禱告的地方,敬拜的地方。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