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2 我們的幫助/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3/07/02
題目:我們的幫助
經文:詩篇四十1~17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讀到四十篇第二節,不知道大家會想到聖經裏的哪個人物?

誰曾經被丟在滿是泥濘的枯井裏?我想大家應該猜得到,有約瑟和耶利米。

約瑟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被哥哥陷害,短暫的被丟在枯井的裡面,逃過生命的威脅,卻被賣成奴隸,其實哥哥們認為做一個奴隸的他根本活不了。我們也能看見約瑟的人生有很多的辛苦。

另外,我們知道耶利米是在南國猶大最後幾任的王面前當先知,而他是鼓勵大家要投降的先知,雖然耶利米也有提到這個國家的人民將來會回歸,他甚至自己託人買了土地,來證明自己有信心。然而,在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下,以色列人一直認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上帝不可能讓他們亡國,所以,對於耶利米的話,大家就算知道他是上帝的先知,也不想要承認他們會亡國這件事情。

對於現在主張成功神學的教會來說,他們大概也無法接受一個上帝重用的僕人,竟然會淪落倒被自己人關起來。在枯井裏,正常人都會生病,何況是已經很虛弱的耶利米。

我們常常想說,我們如果對上帝有信心,上帝就一定會祝福在我們身上,我們向上帝求,上帝也一定會回應我們的禱告。但是,當我們看到舊約中的先知,以及新約中的使徒與初代教會的基督徒,不知道我們還會這樣認為嗎?認真傳講上帝話語的先知,被關到監牢。而傳講假信息的假先知,卻在大家面前為官做大。這是耶利米的泥坑。

不只是耶利米遇到這樣的事情,比耶利米還早幾百年的大衛,似乎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大衛的一生起起伏伏,他和上帝有密切的關係,他禱告蒙上帝垂聽,但是並沒有一直一帆風順,他在王宮中服事,卻遭到不信任,有生命危險,甚至需要裝瘋賣傻,來保住自己的生命,這似乎是大衛的泥坑(禍坑)。在這當中我們看到他們與上帝的關係並沒有因為患難就離開上帝。

泥坑不一定是指現實世界裏的泥坑,有可能是指自己遇到無法掙脫的困境,很多人說,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在一個環境中,受到環境的影響,有時候不是自己想說要脫離就可以脫離的。如果我們的環境很封閉,我們很難接觸到其他的人,在遇到困難時得到其他人的幫助。想一下你的朋友還剩幾個?有些人結婚後,就只剩下婚姻家庭了,他除了先生或太太就沒有其他的朋友,那請問他的環境像不像一個泥坑?如果他遇到困難,或者重大的難關,請問他靠自己有沒有辦法脫離這個泥坑?

常常在想一個更生人,他想要脫離過去的環境,但是他的朋友只有過去的朋友,他是不是陷在泥坑中?

一個基督徒,如果只重視他和上帝的關係,都沒有參加禮拜或者團契,他是不是陷在泥坑中?

從未信到信,從自己一個人到團契生活,上帝將我們帶到一個教會的裡面,教會就像是一個堅固的磐石。讓我們可以倚靠,讓我們越走越穩妥。

我們教會有做社區據點的服務,所以我漸漸的發現,來教會和來據點都很重要。因為它可以擴充我們的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讓我們不會陷在一個封閉的泥坑中。

有時候,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陷入靈性的泥坑中,我們會憂鬱,外表看起來沒事,內心很有事。我們需要一個出口,一個幫助,一個倚靠。我們需要從聖靈來的幫助,不是消除這樣的感覺,而是讓我們有能力去面對,去克服那種無形之中給我們的壓力。

泥坑是一個危機,但是這個危機幫助我們明白自己的無法脫離泥坑,我們需要額外的幫助。

不管是教會還是團契的成員,多多少少,我們會發現有不同的人來到我們當中,也許停留一段時間,然後又離開,在那段停留的時間,他在我們當中,有沒有得到幫助?信仰有沒有得到提昇?有一些人被幫助到,生活有了新的改變。他就從泥坑裡脫離出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上帝的幫助,讓我們從信仰中得到提昇的能力,我們最終極的需要是要從罪的當中得到拯救,這種救贖的功勞,來自耶穌基督,在今天的聖禮典當中,希望我們都可以重新再回想我們與基督的關係。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