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3 剛強與軟弱的調合劑~愛/李信毅牧師


日期:2023/07/23
題目:剛強與軟弱的調合劑~愛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四26~40節
講道:李信毅牧師

教會之所以為教會,一定跟社會上的社團組織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在定義上就有差別。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什麼樣的教會呢?我在神學院後還真的沒有好好跟大家介紹過。
我們長老教會有一本厚厚的法規,這本法規是我們的組織和做事的條例和辦法,讓我們知道要怎樣做來維持教會的運作。

參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法規序文
教會乃蒙主耶穌基督選召之人結合而成之團體,係上帝用祂自己的寶血贖回的(使徒行傳20章28節)。主耶穌基督是「教會之首」(歌羅西書1章18節),教會領受聖靈,得真理的神臨在(約翰福音14章17節)與啟導而成長。教會是一體具有許多肢體(哥林多前書12章27節),主的百體都要遵行教會之首--主耶穌基督的命令與祂的教訓。這個主的教會是獨一、聖而公、與使徒性的教會。

教會由主耶穌領受寶貴的「話」,這話就是真理,是福音。這真理是教會的信仰和生命的基礎,故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摩太前書3章15節)。教會應保護這真理並宣揚這寶貴的福音;因為主耶穌命令祂的教會,當去普天下宣揚這福音(馬太福音28章19節)。教會宣揚主的福音而成長擴展於全世界。因此,教會應具有適當的組織,使它能健全地發展。主耶穌曾將治理與照顧的權柄及職份交給祂的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便是這種教會。

初代教會當然沒有我們這麼詳細的法規可以參考,保羅在這裡對哥林多教會提出幾個辦法來讓他們有遵循的標準。 在26節我們看見當時候的哥林多教會的敬拜其實也很靈恩,有人獻詩,有人教導,甚至有人會講靈語,還有人會翻譯靈語。我們長老教會在三四十年前,曾因為敬拜讚美的流行,導致教會裏有不同的聲音,引起一些不同的聲音和意見以及作法,現在當然沒有太大的問題了。似乎當時這些靈恩運動也帶給當時的哥林多教會一些混亂。保羅並沒有說靈恩可以或不可以,如果要說保羅的立場,保羅應該屬於贊成用悟性講道的一邊,但保羅說:所作的一切都應該對教會有造就。保羅是從整體教會的角度出發,把個人的影響降到最小。
不過保羅還是講出了要有能翻譯靈語的人,講靈語才對教會有幫助。 至於在講道上,因為當時並沒有牧師的職分,所以理論上大家都可以發言,不論男、女,但是後來保羅有補充女性在聚會中不可以發言,這點是現在我們比較無法接受的一點。
不過保羅講的是指講道嗎?也許我們很難回去了解。如果保羅指的是在聚會中不可以聊天,那我們應該可以說聚會中,不論男女都不可以聊天,這一定會影響別人。如果是指辯論教義,我們大概比較能夠接受,因為女性在那時教育程度本來就比較弱勢。
不過當時的社會風俗,的確不覺得女性在聚會的時候說話是一件體面的事情,這是我們必須要承認的。
重點不在於女性的性別,保羅有很多女性的同工,也是教會的領袖。重點在於精神,不能發表意見是因為什麼因素?沒有受過適當的訓練。我們可能會說女性沒有受過教育,但是我相信,男性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也不少。出於當時的社會背景,女性要發言確實比較不容易,但不是完全沒有。就算是男性上台講話,也有可能胡說八道。這種胡說八道,還不如不講話。
其實性別在這裡應該不是最重要的重點,重點在宣揚的道理是不是純正的福音。
但是保羅在這裡提到,要小心分辨在台上講道的內容。那常常在台上講道的是男人還是女人?是男人。所以保羅的意思是只要上台分享的人,要謹慎自己的發言,也不要佔著一直講話。
保羅提這些事情,是為了維持教會的秩序。但是規定是死的,怎用規定的人是活的。就算有很好的規定,像我們有一本厚厚的法規,也會因為人不同的想法,而有不同的解釋。我們知道耶穌不喜歡法利賽人,不是因為法利賽人遵守律法,而是他們不願意遵守律法的精神,換句話說,他們利用律法,去逃避律法要他們的付出。
因為在舊約,上帝一直注意他的子民有沒有照顧孤兒寡婦和他們當中弱勢的人,這點一直沒有變。到了新約,耶穌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他並沒有改變這種關懷,他甚至更加強這樣的關懷,給了我們新的誡命,要我們去愛。在前一章,保羅也提到愛的真諦,用一整章在講愛是什麼。
我們知道保羅是法利賽人出身,受過很嚴格的神學訓練,這樣的人對於律法是最重視的,所以他會很希望教會是有秩序的,是照著規定來做事的。然而很明顯的,聖靈的運行是自由的,自由顯出的是沒有秩序。因此保羅不得不提出一些方法,來幫助教會要有秩序。但是保羅也清楚,只講規定是不夠的,愛在教會裡面更重要。
從教會的經驗上來看,有些人能力較強,他們可以擔當許多的重要的職務,有些人有教導的能力,有些人有唱歌的恩賜,有些人有說方言的恩賜,也有人有翻譯方言的恩賜。所以在教會裏,我們會發現有些人需要擔當比較多的責任,有些人必須要付出比較多的心力。
但是也有一群人,比較沒有能力,需要提醒和幫助,甚至需要時間來成長。長老教會過去經歷的敬拜讚美的衝擊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保羅在這裡所提醒的雖然是教會裏的一些規矩和做事的方法,但是如何做還是在人的手上。
在教會裏有恩賜強的人,也有才能不佳的人。我們有時也會遇到理念上的堅持,有人強調這樣,有人強調那樣。如果各自強調自己的堅持,教會很容易出現爭吵。

我自己覺得保羅真的很有智慧,他在要提這些教會的紛爭之前,他先提了愛是什麼,先教導什麼是愛,也只有這樣,也許才能夠在強勢與弱勢間,尋找一種平衡,在彼此不同的理念間,尋找如何調和的方法。保羅用的方法是愛,當剛強遇到軟弱,當優秀遇到愚拙,可以調和的方法就是愛。因為愛,能力強的多願意付出,能力不好的多受到照顧,這就是教會不是嗎?願上帝幫助我們明白這個意義。

留言

熱門文章